![](https://img.haomeiwen.com/i10624112/b8b320601b3eb7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24112/84d0c4408ba5ca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24112/05b239fcf14f2b6d.jpg)
《母亲·花》
原作 \ 跨鲸而来
荷花娉婷时节
棉田里的花也开了
那掩隐绿丛中的低眉
一如含笑劳作的母亲
远山青黛 七月流风
一望无际的棉野
母亲踽踽身影那般寂寞矮小
当秋风徐来 游人散尽
田野里钻出一个个调皮的小棉桃
它们
是唯一被称为花的果实
母亲一生都在种棉
母亲一生却很贫寒
那一夜
原野里的棉花 全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24112/d47af736e7be5d14.jpg)
巴蜀山人简评:
山人我之所以写此文,并将之定名为:捧读诗友“跨鲸而来”那株人间最美的花——《母亲·花》。并非故弄玄虚,夸大其辞,而是意有三层:
一释“诗友”,已恍眼周年,那是去年七月,我应邀至一文学群,并参与了《诗海岸》的群名及微刊之定名商讨,随即授命为一位叫“跨鲸而来”的诗人写了一篇任务式的诗评。
之后,一来,二网,三加微友,交流不多,各忙生计,历经半年,多在群里时见其诗作,因其诗风与人品,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友(按其原话,叫做“知音难得”吧)。
二释“捧读”,而非俯察势品评,实乃“跨鲸而来”此题材为“缅怀母亲”,立题立意本就令人肃然起敬!据群友反映且自身目睹,“跨鲸而来”颇具兄长风范,其群风务实,文风朴实,笔力稳健,抒怀意重,多不留雕琢之痕、虚浮之迹。表面看似平常的诗句下,往往诗意叠加,非一般文学爱好者能窥见多重含义。实应沐手捧读之。
三释本文立题所谓“人间最美的花”,自不赘言,此花非“母亲·花”莫属也!山人十分赞同。记得在2001年(母亲去逝三年后),感念十九年长守南疆,对母孝心难尽,反让母长期挂念——病危昏迷之际还反复100余声呼唤我名!让我痛……痛定思痛,曾写缅怀诗一首,发表在《QF時報》上……
实话实说,写母亲的诗作(含散文)非常多,而切入点和表现手法又何止——千差万别。
当年令山人记忆深刻的,当属艾青的那首《大堰河,我的保姆》,那荡气回肠的激情,那撞击心灵的排比句式——如一排排海潮不断拍打撞击心灵的小船——令心情跌宕起伏,直今深深感染着我!
然而,今天,当我看见《母亲·花》这首作品,透过“山水画”似的田园风光描绘,使我再次忆起——儿时母亲背着背篓下棉田的身影!那熟悉的公社生产队(社员)集体种植棉花的场景历历在目:
并苗——移裁棉苗——整枝——打秋芽(摘除棉树上多余的分叉小芽)——喷药——摘棉花……
一幕幕烈日下的劳动场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掩隐绿丛中的低眉
一如含笑劳作的母亲
远山青黛 七月流风
一望无际的棉野
母亲踽踽身影那般寂寞矮小
跨鲸而来写母亲的勤劳,绝无“假大空”话!其着墨十分简洁——以描写母亲劳动时的专注神态“低眉”二字,即写活了“一代母亲们”的低调、勤劳甚至是“忍辱负重”的高尚品德!!
在那些困难年代被生活的重负压弯了身形的母亲——是“矮小”的,又是“寂寞矮小”的,“寂寞”二字的描写,是儿子对母亲最深情的理解啊!所谓“母子连心”,莫过于此!……
当秋风徐来 游人散尽
田野里钻出一个个调皮的小棉桃
它们
是唯一被称为花的果实
因为我和跨鲸而来是同时代的人,且为“同龄人”,我深深体会得到,当大人们在棉田里挥汗劳作,穿着开裆裤的小孩们就会一前一后,成群结队的在棉田里嬉戏打闹……这些“亦花亦果”的孩童是大人们的希望。
同时。这里的棉果(桃),诗人牢牢抓住了她的特色,写得虚实结合!
——只有小棉桃才是
“唯一被称为花的果实”
——因为这棉桃还会二次开花——棉桃成熟后爆开……开出漫山遍野洁白若雪的——棉花来!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写母亲花。从圣洁的荷花(时节)开始,以洁白的棉花结尾,中间这株花才是真正写实的“花”
——“棉田里的花也开了”
然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诗的最后一节!
母亲一生都在种棉
母亲一生却很贫寒
那一夜
原野里的棉花 全开了
这里的棉花蕴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给予世人温暖的——作为衣物衣被原料的“棉花”!
二是隐喻母亲心中的如棉桃一般的孩子们就要长大——成熟了!
三是揪心的描写,在棉桃成熟的时节的某夜,种了一生棉(桃)的母亲,一生种棉却“穿不暖”(却很贫寒)的母亲——永远离开了她精心呵护了一生的棉桃(孩子们)!
——而(诗人)报之以祭奠母亲的(最好方式)
必定是
原野里的棉花
(犹如洁白的纸花——在一夜间)
全——开——了!
这是多么悲壮感人的——“花”的绽放方式啊!……
2019.7.23凌晨1时36分脱稿于成都。
写后随感:
21年前的今夜,我——抽着几元一包的廉价“天下秀”香烟,连续第八个通宵守侯在母亲病床前,次日凌晨,母亲63岁勤劳贫寒的人生路——带着长子我及两弟的愧疚走到尽头……
而这时——必定是
原野里的棉花
挂满人间的露珠
(犹如洁白的纸花——在一夜间)
全——开——了!
……
此時此刻,借友《母亲·花》并拙评一篇向世间伟大的母亲——母爱致敬!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24112/c8239b67d7e7b43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