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框架和线索排版,也需要独特的设置给文章加入灵气。
设置悬念。比较常用的期望式悬念,就像生活中所遇见的那些对立面,抱持事实,然后保持chill,且看且学习。有的时候,不属于自己而又难以承受的,一个个拆解。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一个产品卖的好不好,要看有多大的突发式悬念。用户对你的期待足够大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connection。
张弛有度。好的叙事,既要有悬念迭起,也要有平和的日常叙事。人的精神集中度有限,如果读者和听众精神集中了5分钟以上,一定要让大家放松一下。这里,可以参照追美剧的心情,一般开透平缓轻松,中间各类纠结,最后基本上都会埋下一个伏笔,让人忍不住就想去看下一集,一追就是一整季。尤其是悬疑科幻类,完全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管中窥豹。通过一个点,一个侧面,甚至一件小事展示全景。或者以小人物描绘大时代。
点睛之笔。警句或者金句,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善于总结作品的内容,最好是类似于标语性质的话,例如“未来社会首先受益的人只占总人口的1%”;第二,是要考虑读者心理和知识背景,例如“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第三,反讽手法,写作不能怀有戾气,如有不舒适的情感,反讽去之。人生教训之一,记得加标点。例如,你在邮件被黑之后,不明其立场,想的一句,“啊,难道那些都是真爱吗?”和“啊~ 难道那些都是真爱吗?!”在语气上,是赤道和北极的区别,希望以后科技结合大数据语音转文字或者文字转语音的时候,再更加细化一点,不然就把故事变成了事故,剩下的不一而足,自行体会。
写作首先应该注重的是,逻辑和框架,文采逐渐补足。这个倒是颠覆了认知,原以为多读写书,在书香气里浸泡过后,文思自然如泉涌,除却天赋,勤能补拙。可文思,这个东西,说大底,不过是天马行空。好比我们说,想象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可是如果JK没有把想象力,落实到魔法世界,那也只是火车上望着车窗发呆的空想家。实践,或良或劣,体会过后,才知道如何改进,就像练习写作,好的不好的,都是我的,都是当下,过往,和未来的奇思妙想,称之为私享,作者可以尊重读者的窥见,试探,测试,干扰,但其中本质,不容置喙。
框架和模型,可以学习,提炼和练习。这个过程中,书还是要尽力去读的。读书至少要读出三层意思。文艺小说里:主人公的想法,作者的想法,我对此内容的看法。非虚构类作品:作者的想法,书里的事件、书里的人物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如果可以,启示是什么?
人世间的事情,经不住仔细分析,现在想来,连阅读,自己也是不会的。所以说,人一辈子,能拾得一两件本领,仔细钻研,都是难得。这才稍微拓展了一点边界,都已经不知所以然了,实在是愚昧,但识得一寸,亦有识得一寸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