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预测不靠谱,并且还是这么的不靠谱
人的预测不靠谱是因为人的“认知自大”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预测。在现实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年初计划,需要项目预算,需要提前预测工作可能的成果。根据这个计划、预算……这些预测,我们制定阶段计划,分配资源,开展工作。
但是你回想一些,是不是经常年初制定的你所谓周密的机会,被一个个意外的事情所打断、所影响,你年初上报的单位预算,是不是经常缺口较大,当你向上级汇报再次申请追加,上级斥责你计划不周密的时候,你会说:随你想到出现这个突发事件……。
塔勒布通过收集测试数据、本人开展样本测试,甚至拿自己测试,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国家、什么的行业,都存在认知自大:即我们面对知识局限性的自大。
认知自大会带来两种影响:高估我们自己的知识和低估不确定性(也就是低估未知事物的范围)。带来的后果是人类长期以来始终低估未来偏离我们最初看到的过程的水平。也就是说我的预测经常不靠谱,甚至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不靠谱。
*高估自己的知识,让人们过于自信,并且为了保护自己的观点富有攻击性。
当我们一旦预测形成一个观点,因为思维惯性很难改善,更别提改变,同时因为证实偏差,以及信念坚持偏差,我们不断在内心强化这种观点,将这种思想视为自己的财产,不容损失。在这方面经统计专家比我们还不靠谱,更接近“骗子”。
*低估不确定性,导致我们对非正常事件或某些特定的非正常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容易被错误估计,其中大部分为严重低估,少部分为严重高估。
事件发生的概率越低,我们预测的错误就越严重,在极端斯坦里就是黑天鹅现象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信息愈多,人的预测越不靠谱
当我们接受的信息越多,我们就会形成越多的假设,根据这些假设得到的结论越不靠谱。
在书中,塔勒布举了一个例子:
把一张模糊的消火栓图片——模糊到人们无法认出图片上是什么——给两组人看。对其中一组,分10次逐步提高图片的清晰度,对另一组分5次提高清晰度。在两组人看到相同清晰度图片的时候停下来,请他们说出看到的是什么。经过较少中间步骤的那一组可能更快地辨认出消火栓。
你一定要知道,信息的增加不仅没有提高人们预测的准确性,还导致了人们对预测的信息提高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去关注大量的信息,这样在心理上自我感觉确定性越来越强,自信越来越多。
事实证明,信息是有害的!
人类存在一个大问题:我们的智慧还不够,我们的知识还不值得信赖。
虽然预测非常不靠谱,但人类还是不停预测
因为我们没法在没有参照点的情况下进行思考。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韦尔斯基提出了一种锚定机制:他们认为人们通过设想一个具体数字,降低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然后你“向它下锚”,就像在真空中抓紧一个物体。
我记得以前听过一个培训,教给我们一种工作方法:启动、规划、执行、监督、收尾。启动和规划就是前面所谓的预测,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得到的信息,知道目标计划,把它当做一个参照点,不断推进工作。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监督工作成效,然后通过收尾总结进行修正,进行下一步计划。
所以我觉得预测虽然不靠谱,但是日常还是需要进行预测,制定计划。重要的是要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得失,修正和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同时要了解预测的局限性:
一是:预测的准确性比预测本身重要的多。
二是:随着预测期限的加长,预测效力会降低。
三是:即使你认同某项预测,也必须考虑现实中事态严重偏离这一预测的可能性。
对待未来,除了预测,更靠谱的做法应该是?
1.你一定要知道,在几乎一切领域,复杂方法对现实都不适用。不要让自己的系统太复杂。
2.思维不要太狭隘,要考虑时间偏离我们预测范围的可能性。
3.不要太专注相关任务内部的失误,而不考虑外部的不确定性。
4.要始终牢记我们不懂未来,不要自大。
5.屏蔽信息的影响。
我的困惑:塔勒布说,美好美化的东西和柏拉图式的简化东西天生容易被看见。我这样梳理,按照自己的逻辑简化知识,并展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也是错误的,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人为的筛掉了很多重要但是我没有看到这知识。
这本书读得真的很难,希望大家多点评,指导我一下!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我们太过专注于相关任务内部的失误,而不考虑外部不确定性,即“未知的未知”
所以对于一个单位、一个个人,知识的欠缺,制度内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外部的不确定性,是事后我们理解的趋势,是事前看不到的风险,是黑天鹅。
当你受雇于人,因此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时,显得忙碌能帮助你在结果不确定的环境中邀功。显得忙碌能够加强人们对结果与你的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判断。
这也是生存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