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读史|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作者: 史虫l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19:2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史虫

1

《战国策》第一篇是“秦国临兵东周欲取九鼎”的故事。大臣颜率为解君忧,到齐国搬救兵,说辞含两个内容:一是保存了危国,可得美名;一是宝鼎送给齐国。齐王听了自然很高兴,立马派“田忌赛马”那个田忌带兵五万,逼退了秦军。

接下来,自然是齐国要来拿鼎了。东周国君又开始发愁了,颜率又主动请缨,替国君分忧。他这次对齐王说“大王,您准备如何把大鼎运到齐国呀?”齐王说,他要从梁借道,颜率说,那不行,梁君臣早谋划要鼎呢,去了就带不走啦。齐王又说,那我借道楚国,颜率说,那也不行呀,楚君臣也谋划着要呀,去了也肯定带不走了。

齐王一听,生气了,那你说,我从哪里借道运鼎呢?与东周相邻的国家,右上乃梁,左乃秦,下乃楚。你这说的,不明摆着,我没道可借吗?颜率赶紧说,我就是替大王担忧呀,那大鼎不是醋呀酱呀装壶里揣着就带走了,也不是像鸟飞起就落下、兔子马儿一跑就到了,想当年,周运大鼎,九九八十一万人,您如今带着这么多齐国人来运鼎,还是借道,我可真的是替您和您的国捏着把汗哪。

齐王一听,直接冒火了,你小子明摆着三番五次骗我嘛,哄我玩哩吧。颜率赶紧说,不是大王,我们国君是一百个诚心要给您大鼎,现在就等着您去运呢。盛怒下的齐王就不再提要大鼎的事情了。

这个故事里面,颜率的两次外交言辞都有意思得很。其实,连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都能看清楚局面,齐威王那样的雄主怎能不明白其中利害。但,东周宝鼎,齐王是断不想被秦国拿到的,这事必须干预,但出兵总得要个理由吧。起码,得东周国君来求我,而且给我个面子上的优惠条件,不然我这大国面子以及出兵动机都没法交代呀。颜率的两条说辞都满足了:一是你在救危,正义之师呀,一是你救周有功,又是大国,鼎给你保管最合适。

我估计,颜率和齐王,应该都心知肚明,鼎肯定是运不到齐国的,先不说路上借道就麻烦重重,危机重重,不止是鼎的危机,还有国的危机,万一别国趁齐国国内兵虚而发生战事呢;退一步讲,即使真能安全运到齐国,难道就能守得住吗?那不等于惹火上身吗?齐王现在不过就要那个出兵理由和救危名声罢了。这双簧的配角,正好颜率来唱,极好!

2

秦军撤退后,东周当初的承诺如何兑现,齐国的面子如何保存,这又需要个理由。这事自然还得颜率来办,老朋友了嘛。于是两人又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双簧表演。我看两人一来一往看似怒气不断升级的对话,就想笑。两个聪明绝顶又心知肚明的人,在给全天下的人作表演,表演颜率的睿智辩才,表演齐王的头脑简单。

其实,齐王不坚持要鼎能行吗?不坚持,不就意味着出兵动机不纯了吗?不仅要坚持,还要就为东周这一句承诺坚持,秦国你要鼎,但周君承诺给我了,说我才最有资格保管,为这资格,我一定非要。

从颜率解释的理由看,会感觉齐国君臣很愚蠢。其实,有些时候,就要为点破事计较,这才能混淆视听,一是告诉天下,我齐国不是省油的灯,求我办事,利益来交换。一是掩盖齐国称霸天下的野心,试想齐王若直接大度说,行了给你帮忙解围了,就行啦,鼎我就不要啦。五万人马路途遥遥从山东跑到河南,找陕西PK,估计齐和秦这梁子就结下了。齐国现在还不想结这梁子。

另外,如果只为救周危,这“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在东周列国纷争时期,已显得滑稽可笑,因为周王室在所有人眼里已是个笑话,式微到就是个类盲肠的摆设。我齐国在这种情势下,摆格局,是为了显示迂腐或说显示称霸天下野心,引天下笑或憎吗。这鼎必须要,且要坚持要,“要”出国家面子,“要”出国家安全,“要”出和秦国一样的政治野心,“要”出保管大鼎的国家实力。

但明知道,大鼎是不能运的。没有人会愚蠢到,认为运个鼎就能成为天下之主的。直接把那国给灭了,鼎不就是自家的了?当时的国际局势还不允许这么直接呀,只能做点象征工作。你看秦想要,我就不答应,那我要,秦国就能答应吗?那魏国和楚国,也不都在悄悄谋划吗?所以现在就得坚持运这个鼎,东周承诺的嘛,承诺我最有资格保管。如何能确保我的资格在,又不运鼎呢?这是个技术活,这技术活还得靠颜率。

你看颜率的话说得多漂亮,他反复说,大王,我就是替您齐国担心呀,您看您坚持运鼎的话,鼎在路上难保全,您要搬它肯定要从国内派大批人马过来,劳民伤财呀,而且您人都跑出来搬鼎了,不正好给别的国家找到打你的理由,而且国内兵力空虚还很容易被打败。从颜率的分析看,运鼎之举,简直愚蠢到极点。为齐国利益着想,怎么看都是不运比运更好。齐王可以盛怒,但不能做蠢人呀。所以,当颜率说出,我们国君早就做好迎接您取鼎的准备后,也就是说充分肯定齐国的保管资格后,齐王就不再骂了。而且也不要了,因为,已经良好收场了呀。

这第二出双簧戏,两人更是唱得惟妙惟肖,内外真诚!

相关文章

  • 2017.7.30 雨 星期天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实力以不容小觑,秦国的战略远交近攻,问周而求九鼎,为了很好的震慑韩国和魏国...

  • 战国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国带兵向西逼近周王朝,心中每每想到即将到手的九鼎,就止不住乐。 说到九鼎,这...

  • 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九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周王室的传家之宝。秦国发兵逼近周境,想索取周的九鼎。周君非常担忧,就告...

  • 《战国策》被埋没的价值(1)

    卷一 东周策 一、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 九鼎,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得九鼎...

  • 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看当下“一人之言”能否扭转乾坤?

    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看当下“一人之言”能否扭转乾坤? 文/关邑笑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讲的是颜率保全九鼎...

  • 《战国策》怪谈

    《战国策》-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

  • 2018-12-09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

  • 战国策||【一】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扰,臣请东借救于齐”。 秦国集结军队来到周朝边境,索要九鼎...

  • 2018.10.15《战国策》北川,战国策1 - 合作谈判,我们

    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合作、谈判,我们用什么去说服别人?人为什么经常会被人利用,白忙一场? 秦兴师临周而求...

  • 东周_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秦无道,欲兴师临周求九鼎,周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mn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