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展开文本解读
国内关于文本解读有两大流派:福建孙绍振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切入点和切入方式不同。
文本解读对于一线老师是难点,很多老师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只会生搬硬套。
对此,祖文老师也提到自己参与教师用书的编写,这是一本写给一到五年教龄老师使用的教参,通俗易懂,不具有可读性。因为其定位低,所以上课时上不容易出新意。
那么如何才能有新意呢?那就是一定得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我们需要找到每一篇文本的独到之处。那独到之处又在哪里?如何切入?
在这次的加课中,我明白了要立足文本去思考,严格来说文本往往有一些特征: 一种特征是自身所具备的文体特征,并由这些文本特征延伸出自己叙述的特别之处; 一种特征是本身不具备,但是与其他文本聚合在一起时,会衍生出一种新的特征,这种特征只能在这种聚合环境下才有显现。
正是如此,所以采用色块进行文本解读。祖文老师也以五上第一单元作为例子,介绍了如何用色块进行文本解读。明确只有选择合适的抒情方法,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要做到将阅读要素和习作要去拧合在一起。
此外,也通过苗旭峰老师她们教研组的困惑,再度告诉我学到的到底是内容,还是方法。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方法至上。所以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需要创设真实情境,利用问题与方法,还有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共同营造了一个真实情境,在此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最后,祖文老师也表示对于文本解读,不是简单的事,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与正确的方法。
二、感悟
其实听完这次加课分享我也是懵懵的,原因是什么呢?四年级的色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留级生实在不会,回头赶紧补起来。这也让我想起来那天新娜老师给我的留言,她说听完祖文老师的课后,一下子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上了。大单元教学没有基础怎么办?
记得当时我是这么回复她的,我们学名师的课不是为了照搬,即便大单元教学用不了,我们可以学到文本解读的能力,比如就像他用彩色笔分析文本就可以学,所以心理负担不必那么大。
我是何时悟出这个道理的呢?应该说是近两个月在各种群穿梭,在大家的鼓励下,我明白了: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只要你开始了,永远不会有人笑话你,既然如此,又何必拘泥于那么多呢?
所以这次的文本解读,也再度让我看到了薄弱点,需要加强补课。人外有人,不希望自己永远当那只青蛙,就要行动起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