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3堂堂男子汉-2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3堂堂男子汉-2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4-07-28 10:50 被阅读0次

钓鱼城保卫战为什么会坚持那么久?历史会记住余家的一位将军余玠。他针对蒙古骑兵的弱点,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扶守了十年,后被朝中恶人所害。继任的守将又守了近30年,在这期间,蒙古大汗蒙哥死在钓鱼城下,蒙古帝国产生了由谁继位的问题,致使当时正在欧洲前线很快就要进攻埃及的蒙古军队办理回撤。从此,蒙古帝国分化军事方略,改变世界大势也因此而走向了另一条路。后来,元朝的建立也大大减少了血腥气,因此有人说钓鱼城独钓中原40年改变天下。

一座孤城终于失去了继续固守的军事意义。最后一位主帅王立面临艰难抉择,如果援军破城,城中十几万百姓可能遭到屠城,而如果主动开门,就可以避免这个结果。在个人名节和十几万生灵的天平上,王立选择了后者,元军也遵守承诺,没有屠城。当然,南宋流亡,小朝廷也随之覆灭了。

就在这时,又站出来一位传是诗人,他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是宋代文化的终结者,他是状元,学者,宰相,以誓死不屈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宋代文化人的人格力量。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对他十分敬佩,通过各种途径一再请他出任宰相,并答应元朝以儒学治国。但是文天祥要捍卫的已经不仅仅是儒学,而是文化人格。

由于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监狱中坚贞不屈,民间就有人试图劫狱起义,这对刚刚建立的元朝构成了威胁。忽必烈亲自出面劝文天祥不成,只得一声长叹,“好男儿不为我用,杀子太可惜”。文天祥刚就义,忽必烈又下达诏书阻止杀戮,却已经晚了一步。文天祥的遗书表明他是在实践儒家成仁取义的教言。因此,他的死亡是一个文化行为。

他记述灾难的《诗集指南录》被后人评为一代史诗,他更在狱中写了气势不凡的长诗《正气歌》,在中国代代传颂,成为一部精神教科书。《正气歌》以最明确的语言表述了文化人格与天地天气。

《正气歌》太长,这里让我们再朗诵一遍他的那首《过零丁洋》作为对宋代文化的归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虽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课》何奕读书分享

    何奕读书分享2020.3.29 《中国文化课》 今天读完第二单元,很开心每天10分钟,快读完一半,虽然这种方式比较...

  • 文脉悠悠

    关于文学,心里要有数,传承是大于创新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被后世追寻铭记的作品和人物,之所...

  • 20200606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今天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这一单元,使中国文化有了高尚灵魂,并与天地接通。大...

  • 《中国文脉》读书感悟

    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了,时间久了,再次翻阅,感觉很陌生。(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 听读《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

    【励志语分享】不要担心起点低,那只是我们出发的原点。只要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哪怕步子再小,也依然会一点一点上升。人...

  • 《中国文化课》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第一单元读书笔记 01 非常有幸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这是第一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传统文化,搭建一条精...

  • 假期余额为零也能旅行,这本可以带你打卡5年的日历,了解下

    《古迹寻踪日历》源于《中国文化史迹》 《中国文化史迹》是日本古建筑学家及专门研究中国佛教的学者常盘大定和他的朋友日...

  • 【作品推荐||余秋雨《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是与《中国文脉》大抵相同的一本书,所不同者是《中国文脉》多了前言和后文两章而已。 《中国文脉》我在大一...

  • 《中国文脉》读后感|所谓文脉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 当年余秋雨教授便是因为中国文脉几乎隐没而开始执笔抒写这部《中国文脉》...

  • 《中国文脉》读书笔记

    对于文史一类的书籍,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都是枯燥的。可是,看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却让我找回了一种久违了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043堂堂男子汉-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u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