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作者: 微光绮梦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11:23 被阅读0次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道的运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反,返也。

万物的诞生而离其母体,为反;落叶归根,仍为反。

子出于母,故母为正,其子为反;末出于根,故根为正,其末为反;有出于无,故无为正,其有为反;高出于下,故下为正,其高为反。阴阳负抱而成为一个具体事物,正反相牵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而母子成国,根末成树,无有成万物,高下成空谷。

如果子民不守卫建设自己的国家,子女不返哺照顾自己的母亲,则国、家难立;树不落叶、末不返根,则大树难存;生而不灭、有不返无,则万物难续;其高无度、其长无穷,则空谷难成。所以万物芸芸,仍然各自复归于其根。

表现出来就是:子民在外守卫,但不能无限去扩张;叶子往上生长,但不能无限去扩展;树干往高生长,也同样不能无限去增长。因为有一个“力”在把它们“抱”回来,紧紧围绕自己的根本而不远离。偏离根本过远的,则“返”之。表现出来就是:高者抑之,有余者损之,亭者毒之,勇于敢者杀之,强梁者死之,皆归于——远者返之。

老子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个张弓之力,正是负抱之力。“万物负阴而抱阳”,弓一拉开,就同时有一个向上的力,一个向下的力,二者一为“负”,一为“抱”,合力而成一个整体。

于大树这一个整体来说,根为本,叶为末,叶落可再生,根毁则树亡。因此老子让我们要把握住本,而不去舍本逐末;要把握住重,而不去弃重求轻;要把握住静,而不去无静而躁。因为末依于本,轻依于重,躁依于静,所以不要去逐末而伤根本。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是空,碗是空的,才能装食物,杯是空的,才能装水,房子留着窗口和门,让阳光、空气进来,才能住人。

相关文章

  • 2021听课11—道德经导读4

    道德经导读4—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核心是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十二)

    (十二)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注释】: [...

  • “有”怎么能生于“无”呢?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

  • 读写《道德经》(四十)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心观《道德经》(42)

    《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也:不断地向相反...

  • 百字瞻瞻6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 第四十章》 道的活动,表现在返回上;道的效...

  • 初识《老子》第40章

    第四十章二十一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帛书《...

  • 读“反”

    读“反” 文/燕赵北羽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品味原经读之,...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40:柔行反动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之说文 反转逆向是道运动变...

  • 壹 循环往复 默默收获(1)

    第四十章 亦反亦弱,【无】中生【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物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v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