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和年长的人聊天,宽容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告诉你很多你所未知的智慧。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法进行复制。我会冒出很多很多想法。直到有一天,我最尊敬的那个人无法再解决我的困惑,我像是失去了方向,开始放逐我自己飘向远方。我喜欢在路上和不认识的人谈心,听各种不同的人生。偶尔抽个心情好的时间把那些故事写出来。
礼貌不是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而是因为这个人。
因为想深入了解佛学,在某一日皈了依。即便是我不皈依,仍旧会学那些虔诚地皈依徒,向已经出家的师傅合十问号。礼貌莫过于此。
有位师傅说:很好很好。心下想:礼貌而已,不是因为你的身份,而是因为会对所有的人都如此。
渐渐接触的多了,佛学倒是学到了一些,看到更多确实芸芸众生的迷茫。为什么为什么会有信仰?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脑子里不断重复这个疑问。众生需要安慰。仅此而已。
与德叔聊天。德叔虽信佛,但不喜鸡汤,每每聊天总是对鸡汤喷了又喷。而汉地佛学的思想确是以鸡汤为理论,实修为辅。入了那个环境,渐渐思想开始不受自己控制。像是小时候在幼儿园看到老师发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大红花一样,师傅夸谁,下意识会不服气,总是要表现比那个人更好的样子。
现在想想,幸好有德叔在一旁鄙视鸡汤,让我没有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许是看的书多,加上阅历也多。每次在朋友圈里分享那些上师大德的文章,布叔总是会在下面各种评论。初时,不曾上心。当在寺里做了两次义工,眼见的和耳听的不一样时,疑惑越来越多。
布叔说:你想想,那些出家的师傅有很多刚刚毕业就进了寺庙,没有阅历;进了寺庙,看的书都是和佛有关系,也谈不上博览群书。你怎么知道他就比你高深?你喊出家的师傅一声师傅,那是礼貌。可喊得人多了,他们会不会就觉得别人对他们的礼貌是应该的?
8月份回老家,和舅舅也有过一次深谈。舅舅说:不是不让你学佛,也不是不让你去实现你的理想。只是你要学会理性。你外婆得癌症,难道就是她前辈子积累下的孽缘吗?你不是整天跟你小弟弟说扁鹊见蔡桓公,这些道理你原本都懂的,怎么一扯上佛,你就那么糊涂。
再后来,关系不错的同事也整日对我说:佛虽好,但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要去亲近。等过个几十年,我们老了,用此修身养性甚好。
再后来的后来,听到了很多关于寺庙的八卦,因为发生在身边,所谓的理想中的世界一下子坍塌。退去了所以关于寺庙的群,专心工作,专心看书。再之后,每次提到佛,仍旧会讲出很多道理,只是不在主动提自己已经皈依。
现在每次提笔,都不知要写什么。许久不写,有些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