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读,静心写,书写翻新篇
——参加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暨第二届活动启动仪式有感
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公益活动颁奖典礼暨第二届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金华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大会涉及到最多的词是读书、写作。
读书、写作,对于一名教师,按理来说应是一件平常事,是常常会做的事,是得心应手的事。而事实的现状是:老师读书,只读教科书,甚至不读书;写作,除应付一些必交的文章外,基本不写,一个学期能写一篇"下水作文"已属难得。不能说所有老师都如此,但确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这样,包括我自己。
这样的一个现状是不是就表明我们的老师不爱读书?不爱写作?甚或素质低下?不!绝不是!最起码我自认为我不是!我是爱读书的,我曾以文化人自居。年少时读书也是不眠不休的,也喜欢"信手涂鸦",随手写作。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工作杂事的增多,不曾想读书竟悄悄地疏远了我,乃至离去。而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去研读教科书。短时间内,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效果是显著的。于是我沉迷于此,渐渐遗忘其它。可时间一长,十年、二十年,内心渐生乏力感。写作,更是如此,除了刚开始工作的几年会写写下水作文外,其它就只是专注于教学生写作技巧,自己成了旱鸭子教练。久而久之,觉得自己的写作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会枯竭。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现状呢?我们也知道读书、写作的重要性,但知道归知道,我们总能找到千万个借口将读书、写作延后,直至将它忽略或隐藏。朱永新老师指出:读书、写作,你总能找到借口,那是你没有将它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应把读书、写作当成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是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回想自己的读书与写作,真是有任务的,非写不可的,自己完成任务还是不错的。只是这种外驱力不是长期存在的,内驱力不够,于是与读书、写作越来越陌生,离它也越来越远。
今天听了朱永新老师、孙霄兵司长的发言后,我对读书、写作有了新的认识。我再次清醒地意识到读写对教师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愿意行万里路,赏山玩水,延长生命的长度;我们愿意阅无数人,交朋结友,拓宽生命的宽度;我们当然更愿意读万卷书,写千字文,拔高生命的高度。专家们为我们明确了读书的方向,推荐了具体的书目,这让我们有了方向感,再加上本次活动又是任务式的驱动,这极好地促进我们将思想付诸行动。
当然,方向明确了,还需努力。努力非常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对于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而言,心态已渐趋平稳,内心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时候,重拾书本,缓缓读,静心写,笔耕不止,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