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作者: 游丝袅晴空 | 来源:发表于2016-12-13 12:10 被阅读30次

         老姐最近神秘兮兮地问我,“有没觉得我跟你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负面情绪也基本没有了?因为我参加了樊登读书会!”我有点不以为然,在读书推介众多的现在,我不知道樊登是哪路神仙,毕竟连当当网这种电商都在喊读书。

     虽然老看到她在朋友圈推荐,但我没关注。我也爱看书,只是十足的懒散,看什么一向是随心所欲。昨天多知道了一点,因为她像个小粉丝一样跑去参加读书会活动,还晒出了和樊登的合影,一本正经地发文感谢樊登,感谢他的读书会给她带来的变化,语气隆重得就像上台领奖致辞,呵呵。我赶紧瞄了一眼照片,因为好奇是什么人能让我姐这种淡定半辈子的人都开启“追星模式”了:一个微笑着的,不起眼的胖子,不年轻,也不帅,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我有点想笑,不是笑老姐小题大做,我相信她的眼光,她喜欢的读书会,素质自然是不错的。我只是在想象有生之年我这种个人主义者会不会也置身这样的情景之中,还有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00后,更远的还有才出生两个月的儿子,在越来越斑斓错杂的世界里,他们还会崇拜什么,会对什么表现虔诚。

       思绪飘得再远点,从老姐对读书的虔诚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种虔诚,那就是信仰,想到了老妈笃信的耶稣基督。她是我们家唯一有宗教信仰的人,且虔诚度历久弥坚。以前每个周末带着蹒跚学步的女儿去教堂,如今带着可爱的小孙女去教堂。两代人,在教堂里耳濡目染,再加上她孜孜不倦的传教,却没能再多发展出一个信徒。那个当初总跟着去教堂的女儿就是我,从小把圣经当童话书读,反而早早就开始质疑圣经的逻辑,不愿意成为耶稣的门徒。

     小时候看教堂的挂历画里,耶和华总把世人比作迷途的羔羊,等待拯救。也许如今人类已经习惯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更加相信自己能掌控方向。人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爱怀疑。不只是耶和华,诸神都已经伴随着信仰的衰落隐去了。我们活在太平盛世的万花筒里,看她转来转去,眼花缭乱。一段时间不回去,会认不出大厦突起的家乡;一段时间不见面,会认不出闺蜜老友;一段时间不自省,会不认识自己;一天不看新闻,可能都不认识这个世界了。

     就像简书的推介文案写的那样,这是个碎片化的世界,信息看似铺天盖地的淹没我们,却又一片片跟我们擦肩而过,像不断落入水面的雪花,轻薄飘渺,消融之迅速,让人怀疑它们的出现都是幻象。我们看得太多,反而很难安心相信什么。媒体中标题党出没,只图吸引眼球,写文章的开始收钱替商人做软推广,你感动得一塌糊涂之后可能发现被安利了。所以我们瞪大怀疑的眼睛看世界,不停思索送到我们面前的一切,表面的善意或恶意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容易看穿或者看不穿,但一定存在的目的。所以,早熟如我,从小怀疑耶稣;自以为是如我,不屑于老姐追捧的读书会;见多识广如现代人,对铺天盖地的信息麻木。潜心读书和虔诚信仰,好像都快要变成古时候的事了。

       其实眼花缭乱并非万花筒的错,没有太平盛世我们也没有诸般饶舌和挑剔的闲情逸致。抱怨社会过于浮华势利,是因为看不清,选不定,找不到此心安处,看似自由游弋,却是漫无目的飘荡,常常在无事生非,徒惹烦恼。读书和信仰,或者如今还有更多其他充实自我的追求形式,和打理花园田地都有同样的道理,有鲜花盛开,硕果累累,杂草自然就少了。

       人是承受地心引力的生物,不失去重心才得平稳。也许是惯性使然,我们的意识,摸不到却常被提及的心灵,也总是试图寻求轻松和安定的状态。生活的节奏变快了很多,信息的对流状态已经从过去缓慢流淌的清澈小河变成了如今飞流直下的瀑布,势不可当。我们在这种冲击力下有点蒙圈,但从未放弃寻找此心安处。没落的虔诚和信仰,那些让我们觉得安心的精神坐标,只是下沉得深了一点,寻找的人也一直前赴后继。

      也许是因为被命运碾压之后产生疲惫,也许是在岁月雕琢后自然开悟,人总是在自我沉淀的时候更渴望安放心灵。不管是信樊登这样的凡人,还是信耶稣这样的神人,都是人追求自我安宁的一种形式,会增加幸福感呢。不同的时代,改变的只是追求的形式,不变的是追求的轨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心安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av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