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时间多了些,也能静下来多看会书。季老在文章中批判当下国人的陋习,比如吐痰,嗓门大,语言还是比较委婉的,比如那句“说话是传递思想的必要工具,说话声音高到只要让对方听懂就行了,不必要求每个人都是帕瓦罗蒂。”就在幽默中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在“我们面对的现实”一文中,季老谈了生活的现实和学术的现实。生活的现实是开门七件事每天必须面对,我们要勤勉从事,过好生活,顺其自然,尽上人事。学术研究上是面对日益被破坏的生态平衡,新疾病,不能单纯靠西方“科学”思想来解救,西方科学优秀之处,必须继承,但最终要用东方“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济西方“科学”之穷。
“世态炎凉”一文是季老先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得出结论: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细细读来,果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关于“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季老也有自己的看法。知足或知不足也要分场合,另外知足也要有适当的限度。知不足也就是要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为有不为”就是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分清是非善恶,善恶分大小,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为大恶。凡是对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称为小善,反之为小恶。善恶总在一念之间,做人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毅然回头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