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身边的人都说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而我最开始都会当场否认。他们觉得我吃过的东西多,那是因为我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觉得我对吃比较讲究,那可能是是因为我挑剔;他们说我能说出很多他们没听过的原材料,那应该是我看《吃货俱乐部》了解到的;他们说我遇到好吃的吃不饱,遇到觉得不好吃的一口不动,这个确实是这样。
在高中毕业前,因为有勤劳的父母陪伴,所以百分之九十的饭都在家里吃的。对于好不好吃我也就是追求是否咸淡,有没有怪味这些方面。但从小都是吃饭特别困难,小时候的饭大部分都是父母追我到桌子底下,一口一口喂我吃的。初中期间,平均每顿只吃半碗米饭。高中时期,一顿饭顶多也就是一碗。非但没营养不良,身高却到了179,但略微偏瘦。之所以吃这么少,按照现在我吃饭多少逻辑来分析,就是家里的饭不和我胃口。母亲做饭追求健康,所以即少油又少盐。但我母亲做红烧类的特别拿手,这是众亲戚们都知道的,因为做大菜她便舍得放料。等到我高中我毕业后,可能是不常在家吃饭,也可能是我母亲通过电视节目和社区活动学到了烹饪技巧,我却很想念她做的菜。
对吃的有研究还是从工作后自己租房子做饭的时候开始。那时候只会各种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尖椒炒鸡蛋、黄瓜炒鸡蛋、韭菜炒鸡蛋等,甚至胡萝卜炒鸡蛋。做饭目的仅是做熟能填饱肚子就行。后来慢慢尝试稍微难一点儿的菜。想做什么菜先查菜谱,选一个写的详细的菜谱,再严格按菜谱上写的一样不落的去买食材调料,再严格按照菜谱上的步骤去一步一步的做,最后小心装盘,拍照。最初每次尝试新菜都能做的特别成功,既好吃又好看。第二次不看菜谱做就很可能会出现失误。后来做多了,也掌握了一些烹饪的技巧,对于食材调料特点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做饭变的得心应手。
后来谈恋爱了,约会必然要去吃饭,每次都去没吃过的,网评好的餐厅。吃得多了,追求的也就变得越来越高,从最开始人均六七十到人均二三百。评价每个菜品的口味、口感、卖相,乃至评价餐具、餐厅服务、装修风格,甚至装修用的什么材料也会研究一下。
但很多美食知识还是从《吃货俱乐部》这个美食节目了解到的。我看这个节目貌似五六年了,以前每次吃饭一定会在面前摆个iPad放这个节目。特别喜欢这个节目,看两个主持人去各个国家体验美食的同时也会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化。了解一些从没见过的美食,包括食材、调料、做法等。也学会了品尝美食的方法和一些评价美食的词语。他们为了在有效时间内品尝更多的美食,有的时候会一天吃五六顿饭。他们才是真正的吃货。
现在我更喜欢自己做饭。尝试各种类型,甚至自己都没吃过的菜。
吃货之路 吃货之路我还有个梦想———尝遍天下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