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78155/b2fd5476b6e766dd.jpg)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清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布防图显示,武昌府城南白沙洲江边至巡司河鲇鱼套口有清军“彪勇”、“胜勇”及“云南兵”布防,城北临江边也有“贵州营”、“忠武勇”和“黄州营”等,与对岸汉阳鹦鹉洲和晴川阁及南岸嘴分布的大平军“贼营”隔岸相峙,船桅相望,归元寺翠微峰上亦有“贼营”望楼。整个布满战争阴云。
从咸丰二年(1852年)底至咸丰六年(1856年)底,太平军先后三次攻占武昌,四次攻占汉口和汉阳。汉阳西南有个渡口,民间传说是太平军以升官进爵奖赏先头部队而得名“升官渡”。
咸丰二年(1852年)12月,“洪(秀全)、杨(秀清)驻汉阳”(《湖北通志》),进围武昌。12月24日,太平军竟在长江上建起两座浮桥,一座连接鹦鹉洲和白沙洲,一座从南岸嘴到大堤口。全国最大的木材流通市场鹦鹉洲派上了用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架桥材料。
12月29日,太平军攻进汉口,天王洪秀全在山陕会馆即西关帝庙扎营十多天,东王杨秀清则驻进江西会馆万寿宫。四天后太平军在汉水搭浮桥一座,这样三镇便连成一体,为合围武昌创造了条件。斯时,“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鼓金镫响,沿途凯歌声,水流风顺。(《太平天国·镇山野史》)”,“艨艟大舰,排齐江心……浮桥数座,直贯武昌城下,人马往来,如履坦途。”
第二年1月12日,武昌文昌门城墙被炸开27丈的大口子,太平军一拥而进,占领抚署、藩署、臬署等衙门。武昌成为太平军攻占的第一座设有督署的会城,恰逢起义两周年暨天王洪秀全生日,武汉三镇营造一片节日景象。
在占领南京之后,太平军回师西征,于咸丰三年(1853年)10月20日第二次攻占了汉阳、汉口。清汉阳知府俞舜钦走投无路,抱着官印投水自尽。咸丰四年(1854年)2月16日,太平军 “由黄州下窜汉阳、汉口,陈玉成舍死苦战,攻城陷阵,捷足先登,贼中之最可恨者。”陈玉成为前锋的太平军又一次攻占了武昌城。
清廷任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围剿太平军。他充分认识到武昌地位重要,“军火粮米于此委输,伤痍疾病于此休养。然平吴宜保鄂,而固鄂必固汉阳,武昌仅障一隅,汉阳可通八府。近年湖北之失,在于汉阳无备,江无水师,下游小挫,贼遂长驱直入,莫可如何。”这年10月14日,曾国藩统领的湘军三路并进,一举攻下了太平军驻守的武汉。
咸丰五年(1855年)1月,太平军再次兵临武汉。于2月23日第四次攻占汉阳城,4月3日夺取武昌。其间湖广总督杨霈因剿贼不力被革职,由荆州将军满洲正白旗人官文接任,湘军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
从那以后直到咸丰六年(1856年)12月19日撤兵,太平天国与率领清军进行殊死战斗,在626天的武昌攻防战中,双方伤亡惨重,百姓遭殃,武昌城中居民饿死者不可胜计。“武昌城中,民物凋敝,官场尽如乞丐,非三五年长养抚育,其气不苏。”《纽约时报》特约记者T·W·K光绪三年( 1877年)10月7日的 《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中写道:“……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惨遭兵乱,有四分之三的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了。如果从山上看下去,能很容易地看出破坏的痕迹,尽管起义已被镇压20多年了。”
1883年,一位《北华捷报》的通讯员有些夸大地写道:“如今,汉口的居民几乎全都是周围地区的人,原有居民已经在太平天国第二次到达时被杀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78155/8fade8e61e2ca6f3.jpg)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罗时汉”
我朋友“山色归读”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