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
读写营(三)|| 文学与经济和艺术的关系(四)

读写营(三)|| 文学与经济和艺术的关系(四)

作者: 岁月之痕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20:28 被阅读0次

读写营(三)的第四次课,老师延续上一次课,再次强调了政治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必须注意避免另一种倾向的出现,那就是言必及政治,随便什么都上升到了政治,我们同样不能把政治这个词滥用,这样也会妖魔化。

然后,老师继续“社会实践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的第二、第三个议题:文学与经济、文学与艺术。

第二个议题:文学与经济的关系。

粗看这个话题,朋友们很可能也并不一定接受。因为几乎所有以文人自诩者,都受到了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在文人看来“以文载道”,用这种“道”来传播思想,影响世人,甚至是干预朝政,才是正统儒家的做法。在中国古代,甚至到近代和现代。儒家思想、儒学文化都根深蒂固地深入中国文人的骨髓。古代的文人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下,一生以仕途为荣。再加上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朝代,都在奉行“重农轻商”的政策。对于文人而言,连为“五斗米折腰”都感觉是莫大耻辱,更不用说用被他们奉为圣明的文字了。

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在过去,专业作家是十分鲜有的。要说文人与经济之间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一些联系,也就剩下落拓、潦倒到了极致的穷困书生,要靠在街头代人写书信,赚些盘缠钱那种情况了。故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与经济,并不像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那样紧密,而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大关系的。

在古人的思想中,优秀的文人就应该是些圣人,就应该像僧人、道士一样“四大皆空”,“不食人家烟火”。

于是,在古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功利性,一直都被埋藏起来了。哪怕这些文圣们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已经陷入极度穷困潦倒,到了有了上顿愁下顿的地步,也还是要去坚守自己的所谓文人的道德底线。

接着,老师用诗圣杜甫和清代著名文豪曹雪芹的事例阐述“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即,即使是穷困潦倒,也要坚守文人的道德底线:不为五斗米折腰。

杜甫晩年生活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他大部分传世诗作也正创作于这一时期。

仕途遇挫的杜甫晚年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今天成都有名的"杜甫草堂"),过了将近六年较为安定的生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上乘诗作就是这期间写下的。

公元765年,朋友病逝后,杜甫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辗转多地艰难谋生,终于在次年抵达夔州,同样是在友人的关照下,代管东屯公田,自己也参加劳动开垦荒地,以此维持生计。

杜甫在夔州生活近2年,生活还算平静。期间,他创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登高》等经典诗作,其中《登高》体现了他这个时期明了世事无常的"澄澈"状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曹雪芹的情况也差不多,官场不顺,被迫回到家乡。他因此十分沮丧,甚至抑郁。但是,这段时期的经历也激发 了他的创作兴趣,他开始写诗歌,也看了很多书,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曹雪芹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他写了一系列的小 说,如《渔父》、《桃花扇》、《银台记》等。但是他最著名的是《红楼梦》,是在经历了病痛和沉重的心理压力后,最终写出了这部《红楼梦》。《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 也是曹雪芹内心世界的写照,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们今天看来,古代圣贤这样的高风亮节,的确值得世人千秋万代去景仰,但是一定要把“文学”与“经济”,断然切割成两个隔离区就大可不必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传统概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二十世纪以来的新中国,在文学领域却存在着一种的特殊历史环境影响,直到二十世纪的50到70年代,大陆文学与商品的关系,还是延续着所谓抗战期间,“延安文学”的“传统”。文学被归结为一种“纯意识形态”,是一种与金钱毫不相干的“精神产品”。比如素来冠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左翼文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体制,恰恰就在这个方面传承了旧儒学的传统观点,将文学与“商品”之间划分出更为严格的界限。

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以后,文学逐渐脱离了“为工农兵服务”的唯一政治性原则。文学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不再是面对政治需要的选择,而是面临“市场”需要的选择。各种各样的文字出版渠道,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民间报刊和出版开始迅猛发展,与文学相关的刊物犹如雨后春笋。这种崭新的社会形势,对于作家和文学创造者而言,既是形成了充满希望的生存空间,使得我们这类人选择的创作道路被重新确立,但同时也构成了新的竞争生存的压力。

从此,文学已经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圣品,而是逐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去流通。新世纪以来,无论是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宗教文化等,各种同属与上层领域的文化分支与文学的关系,早就成为文学研究工作中备受关注的切入点。唯独经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始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客观上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们愈来愈发现,经济生活正在对文学创作形成极为强有力的渗透。从经济生活的视角,去探讨和研究文学,必然成为一条切实而有效的学术途径。

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为宽松,最适合于展示个性创作主题的时代,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让我们每个人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环境宽松,就可以不负责任地区粗制滥造一些次品、废品和文学垃圾,而是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用我们的文字去为社会创作美好的精神食粮。这也是我在前面说了那段关于精品的题外话的原因。

文学的本身就是一部历史,然而同时,历史又可以看做是一部文学作品。这二者自身是具备价值的,但又可以用来创造出另一种价值。就好比一只母鸡,鸡的本身具有一种价值,它同时又可以创造另一种价值——鸡蛋。这样的物质,有时候可以创造出一种高于自身的价值。

我们站在新时代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发现文学本身,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但是这个经济物质又必须有另一种经济基础来依托它。解释的再通俗易懂一点,就是文学这种商品的研发人、创造者也是需要经济基础作为一种条件,才有可能去发明创作。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可能让一个生活在衣不掩体、食不果腹,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去完成文学创作。

由此可见文学的创造与经济基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经济才能支持文学作为一种商品的发展。

很多时候,当今时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为作者自身创造出一种难以估量的价值。这种价值绝不可仅仅以金钱来衡量。比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这个文学奖带给莫言的绝不仅是金钱和名誉,而是不可限量的另一种财富。由此可见,在今天这个新的经济时代里,文学与经济已经建立起一种不可或缺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的第三个议题: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我们在很多时候会把文学直接和艺术连在一起来表述为文学艺术,甚至可以将这个词组简化缩写为“文艺”,而实际上文学与艺术是存在许多差异的,并不完全是一种东西。就概念而言,二者是一种从属关系。从专业术语的定义上分析,文学可以表述为一种语言艺术,但是,“艺术”不仅包括语言艺术,同时还要包括行为艺术,以及声乐艺术,等等。也就是说艺术的外延远大于文学。实际上文学是隶属于艺术范畴的一个分支而已。 文学不等同于艺术,而艺术也不等同于文学。

另外,文学与艺术所表现和反应的对象,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我们知道文学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表达出来的往往是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用来表达的形式也是相当单一的,目的又是十分明确的。

比如中国文学,大多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真善美,或者是揭示现实生活的丑陋与黑暗,而且作品中充实着作者大量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感受。艺术就不同了,艺术也在反映社会,而艺术反映出来的社会,往往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相对而言要抽象了许多。我们可以说,艺术反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的共性,并不具有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

我们还必须明白更重要的一点,文学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已经在前面表述过,文学就是语言文化的艺术。不仅如此,文学还在艺术生活中扮演着主角的身份,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都需要坚实的文学做为重要基础。比如一部精彩的戏剧文化,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前提就是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一部好的著作。

纵观文学界,我们会发现许多文人作家常常兼备多种艺术,在创作中以一门艺术为主兼顾其他艺术,这样的多才多艺,十分有利于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可以把不同艺术的创作规律或创作理念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后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任何一种艺术的传承,都是需要借助文字的传承和记载的。由此可见,文学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仔细去剖析,我们会发现文学不仅在政治,经济以及艺术这三个方面与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在其它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我们就不去一一列举了。总之,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产物,客观上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必要的自然环境和必要条件,但是,更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文学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写作久了便发现写作与绘画居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一 写作素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文学作...

  • 艺术设计十五讲第一讲第三节05

    四、在设计与艺术关系上的误区: (1)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否认设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征把设计作为纯艺...

  • 理解:事务的隔离级别

    一、数据库事务的ACID属性二、事务的隔离级别三、读写异常四、事务隔离级别与读写异常的关系五、MYSQL实践演示六...

  • 艺术问:经济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意识形式,其存在和发展都依附于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不具备“独立性”品质,它的发展只具有相对独立性...

  • 《创意写作》读书笔记(十五)文学语言的学习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和表达需要语言。而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对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如是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

  • 浅谈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是唐朝出生的,在唐朝整个中国的文学、政治、科技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所以许多的外国人也愿意把我们...

  • 2020-02-09

    《多想活着》文学艺术与政治结合的经典 诗文写作随笔“盗天火”之六 如何摆正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这是诗文写作绝对不...

  • 英国EYFS

    三个基本领域 交流与语言 体能发展 个人、社会和情绪发展 特定领域 读写 数学 理解世界 表达性艺术与设计

  • 读写营(二)|| 开篇定调

    读写营已经三节课了,改变对阅读、文学和写作的认识,意象性写作的训练:沉浸、等待、浮现,然后第三课讲开篇定调。 一开...

  • 关系中看见自己,互动中完善自己

    关系冥想训练营已经第四天,通过与自己关系和与父母关系的冥想,能够感受到参与课程的伙伴们的流动和关系中的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写营(三)|| 文学与经济和艺术的关系(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gw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