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近正在热播,一向不喜欢追剧的我也加入了追剧行列,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就被剧中一股自然的气息吸引。很多古装剧,加的滤镜似乎过于艳丽,不像《知否》一样自然古朴。
盛家私塾是一处难得的风景,剧中明兰和其他人在一起读书时,外面的竹子影影绰绰,在这样一个地方读书,真是格外雅致。剧中也别具生活气息,连干活的丫鬟小厮也都恪守本分。白莲花母女林小娘和墨兰叽歪明兰的时候,居然在翻花绳,真是有爱又讨厌。
整个剧透露出两个字:用心
剧中一些古词听不懂,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用古词会显得高级一些,因为听不懂的话往往"不明觉厉"。然而,这么一部厉害的电视剧,却出现了好多低级语法错误,相信很多人也有所耳闻。
什么"手上的掌上明珠","款待"还"不周",对别人的女儿叫"小女","听过一个耳闻"等等,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更别说读错字之类的了,毕竟在电视剧里读错字是常有的事,只是知道正确读音的话,听着他们说台词就好像看一篇很好的文章而里面有错别字,心里有些膈应。
这事儿让我想起高中时学校办百年校庆,在好多地方竖起一个大牌子,然后写上XXX学校一百年校庆,后面跟英文,翻译得狗屁不通,幸亏学校里的同学们和老师们看出来及时指正,才没有丢了学校的脸面。想一个百年老校,一个教育的地方,居然犯一个低级错误,外宾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知否也是一样,在精彩的剧情和自然打光以及满满生活气息之中,给人很好的体验,而用一些古词又显得高级,再犯一些低级错误,还是一般人就能看出来的错误。前面的好就称得整部剧更不好了。
这就好像迎面一个人西装革履挺拔俊朗,当他与你擦身而过,却发现这个人后背肩膀露个破洞,破洞龇牙咧嘴,给你的感觉还不如一开始就破衣烂衫,这样起码能有个心理准备。
而我更好奇的是一大个剧组,居然没有人发现这些错误吗?演员什么的可能知道不够多,但是编剧什么的,就是吃这口饭的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呢?或许是用心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吧,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错误,或许再用心些就可以了。
不是说不允许犯错误,只是在把自己逼格调高的时候,不应该一再犯一些低级错误,不然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当一张纸很白的时候,一个黑点就会显得很明显。先不说会把一些小朋友带拐,至少对这部剧本身的影响是极不好的。
这也给我们提一个醒,装逼需谨慎,毕竟当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期望值升高,就要警惕摔得更狠,没有那个实力,不要夸下海口。既然夸下海口,就认真对待,不要让自己堵在一些小问题上,那样会把之前装的逼连本带利都还回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