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的两大先哲,均以善于对话、善诱人为学著称,可谓是很优秀的教师了!
二者都在启发着学生(对话者),不过各自启发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孔子的每一次对话——启发重点落在对学生当下自我之整体生命状态的关照,而不仅仅是对具体论题的关照;比如,《论语》中的“问孝”,孔子并不是就“孝”本身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借此指示学生对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做出一种自觉的反省——这种当下的生命状态是由“孝”这个观念关联、呈露出来的;简言之,孔子通过“孝”落向了个人之生命上,结果成就的是实践型的生命学问。苏格拉底的启发则促使学生做出一种“理念”式的追求,如柏拉图的哲学追求;比如,何为真正的“孝”——孝之理念,关注的重点因而落在“孝”这个概念本身上,结果成就的是理论型的知识学问,这是知识论的取向。虽说在知识的虔诚追求中,个人之生命亦能得到净化,但不免还是有些曲折,不如孔子式的启发——即经由某一观念直接呈露、落在自家生命上——来得更为直接。
在我们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何案例的展示、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大概也与此相关吧。毕竟,在一场有效的对话中,一定程度的抽象化、形式化是必要的;同时,往自家生命深处的落实也是更为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