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讲的与病专项,说实话有点费脑,也的确有点枯燥。自我感觉讲得挺有激情,但上课时总发现有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要么两眼直直的盯着一处半天不动,要么在一个地方反复涂画,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往往我已经讲到下一部分了,他们的书本还没有翻页。
尽管并没有长着一颗火眼金睛,但上课不得不像雷达一样的,边讲课边用眼睛在全班扫射,发现有打瞌睡或者不专心的,立马走到跟前提醒他,对开小差的或提问或让其在座位上站一会儿;让瞌睡的同学到教室后面站一会儿。最近上课时几乎没有在一个地方呆过,基本上都是全班巡视。
今天讲语病专项里的成分残缺,这也是学生的一个短板,同样先学后教,边讲边练。学生先自学,然后提问学生自学的收获,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提出他们的疑惑,我一并解答,顺带讲这类题的做法。讲完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的方法后,进行练习,最后提问了两个学生,他们的回答又让我大跌眼镜:那么明显的错误都发现不了,很明显,刚才没有认真听课,估计是前面做的太隐蔽,没有被我发现。
让他们把相似的例句读一遍,再把原题读一遍,都发现了问题,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可见再简单的问题,没有用心学,一样不会解答。
游离于课堂的学生也让我反思,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怎样做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投入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