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课的时候,我以教师用书为依据,深入研究教材,最后确定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等为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为教学难点。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问题引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想要学生明确三个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②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读过哪些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课文中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二、课内外相结合,把课堂延伸
课文中两次提到了作者读《三国演义》的事。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读《三国演义》把自己的体验和作者读《三国演义》时的体验相对照,发现些什么,并把自己的体会与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做符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要求。再者,通过学生阅读原著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之后反思,我认为,如果能适当地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长期效果应更好,尤其在我校,让“书香溢满校园”还要扎扎实实开展下去。
本节不足之处:
忽视了本文的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因为只有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在多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读好书。这是冰心奶奶通过自身的读书感受给孩子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却在教学中给忽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