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9418/be54247b377cf04f.jpg)
如果是自己亲手把一副好牌打了个稀巴烂,那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别说上天给了十七年,就算再多给七十年结局也会一样。如果是积重难返,到手的是个烂摊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烂摊子
崇祯的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因为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又被称为 “一月皇帝”。明朝晚期有三大疑案,这三大疑案都是与明光宗朱常洛有关。
分别是朱常洛被立太子时引发的梃击案、朱常洛死因之谜的红丸案、死后发生的移宫案。
明光宗朱常洛,虽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实行的废矿税、饷边防、补官缺等措施,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很高。
朱常洛有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一个是天启,一个是崇祯。朱常洛死后,十六岁的天启执政,二十三岁时,也是和父亲朱常洛一样,因为服食“仙药”而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9418/cac47a92cc39aab0.jpg)
天启执政时间也不长,只有七年。可这七年算是多事之秋,内有魏忠贤与东林党之争;外有努尔哈赤攻陷沈阳、辽阳、旅顺。
执政期间,还有江北大水,河南蝗灾。天启六年,北京还发生了一件至今未解的“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一时间,使积怨已久的民间更是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在与努尔哈赤的战争中,能打的将军不是阵亡就是因为涉及党争致死,如兵部尚书熊廷弼,没有战死沙场,因多与东林党联系,于天启五年被杀,并且还将首级拿到北方的九处军镇轮翻示众,史称“传首九边”。
天启皇帝最大的亮点,就是提拔了袁崇焕。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9418/4530df47b3e20bc7.jpg)
崇祯执政
天启皇帝死后,留给弟弟崇祯的,除了国库空虚、民变渐多的烂摊子外,还有一忠一奸两个大臣。一个是忠臣袁崇焕,另一个就是奸臣魏忠贤。
崇祯执政的时候只有十七岁。后世对崇祯的评价,多是马后炮式的“指点江山”。主要集中在勤政、多疑、刚愎自用。
试想一下,一个十七岁的人要治理整个国家,其难度可想而知。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9418/b3732e2aae55bf71.jpg)
上天给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年,还是没能挽救明朝
1. “先天不足 ”
天启皇帝把一个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百孔千疮的烂摊子,交给崇祯,这是先天不足。
2. 无将可用
如能征善战的卢象升,以区区5千人马对抗清军八万人,最终战死。还有孙传庭因促战,也战死沙场,加上一个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
不像打天下的先祖朱元璋,未上过战场的崇祯,除了参考奏折,与大臣商议外,别无他法。更为致命的,是明显受限于经验不足。
当外敌入侵时,又急于表现。错杀袁崇焕,除了偏听谗言中了离间计,恐怕还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当袁崇焕回京解围后,崇祯内心最惧怕的是袁崇焕会拥兵自重,导致自己兵权旁落,甚至危及王权。
崇祯执政十七年,换了十几个兵部尚书。
3. 犹豫不决
这里只挑“南迁”一事说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的军队快打到北京。为了是否迁出北京一事,崇祯一直犹豫不决,和大臣们磨磨蹭蹭地商量了两个月,等商量好后,黄花菜都凉了。结果,被李自成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想跑也来不及了。
最终,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逃到煤山自缢而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9418/0d4e8a4a19c0018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