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个月时间断断续续将红楼梦前八十回又仔细细细读了一遍,十多年没有碰过了,理所当然地体悟到了许多小时候没有发现的东西。
首当其冲的是,我对王熙凤有了敬佩,但仍然为她感到惋惜。贾府花团锦簇,贾母身体康健之时,她可以说一不二,一旦府中稍有没落,贾母略微照顾不到时,凤姐的花架子立马便被人捅出层层窟窿。由此可见,所谓的强人其实都是外甜内苦,活得非常累。当然凤姐也是明白人,只是覆水难收,上山容易下山难,也就只能趁着小产,身体不好的时候,顺水推舟捧出探春罢了。要不是阴差阳错和刘姥姥结了缘,凤姐的下场恐怕更惨。
其次,林黛玉爱哭是事实,然而真正淌眼抹泪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就像刘心武说的,诗意生活。看书,葬花,吟诗,亲近动物,在外人看来是行为艺术,在其自身则是发自一片赤诚。可恨今人的鸡汤文里常常说什么黛玉只可远观,宝钗才是贤妻佳偶的狗屁逻辑。这些人没有看懂红楼,只是草草下了个定论,然后借用书中人名,将自己的那点功利心得牛逼哄哄地表达了出来。初看很接地气,其实是真正的玄幻。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点偏的。有人常叹息人心不古,依我看,人心从来就是不古的,不要幻想“人”这个可怜兮兮的存在,能够大大方方“古”起来,诗意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存在者总是奔着无存而去,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存在,并为自己似乎能够体会到诗意而沾沾自喜之时,其实就是更脆弱的表现。
我们一直在反省,反省些啥呢?需求永远无魇足。懂诗意,就不会去远方追寻,爱生活,就不会为未来而苟且。
回到红楼梦,里面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又有沁芳溪,沁芳者,花落水流红也,曹工在悼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试图挽留一切美好的事物,实在挽留不住,就只能好好哀叹一番。
今人喜看大团圆,殊不知只有懂得悲剧之悲才能真正体会喜剧之喜,也才会真正珍惜此喜。
欲近先需远,欲速则需迟。常人喜说红楼梦的悲剧是封建社会的悲剧,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永远都会被社会所局限住,无论他是封建还是资本,无论是奴隶还是信息,只有明白这个,才能感悟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限制人的永远不是他所处时代,而是他的存在本身。
再回到红楼梦,有人说86版红楼梦电视剧不可超越,我觉得很对,但10版电视剧以及相应的黛玉传等也有可取之处。那些今不如古的言论完全不值一驳,因为今不如古的参照系不对。
成功学为什么能甚嚣尘上?因为他们比诗意要坚强,请注意不是看似坚强,而是真的坚强。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难经商,但商人却往往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文化人,这就是所谓的本末倒置。
如果说红楼梦是为美好易逝而悲叹的话,那么真正的哲学家,思想者应该为“存在”本身悲叹,存在是否是个错误,连时间都无法解释,因为时间也只是存在而已。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以此作结。
重读红楼梦的杂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