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临柯
01
年底不缺钱,仿佛和没过年似的。
昨晚下班时,95后的女程序员懊恼地说,前几天她喜欢的游戏主播带粉丝玩游戏,她加班错过了。“那个主播好帅啊,我这个月光打赏就给他刷了快1千了呢。”
我听得恍若隔世,除了觉得自己是上古时期的老年人,隐约记得,她上周还在问经理什么时候发年终奖,说是还款期快到了。
每逢12月,朋友圈堪称巨型许愿树or忏悔墙,画风隐隐变成:
“辛苦一年,存款终于不为0了,变成负两万多。”
“朋友老公送了她一个新款名牌包包,不羡慕我一点都不羡慕!”
“新的一年,只想有花不完的钱。”
当然,更多人压根不敢算钱。
之前看到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一组数据,现在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有四成开始进行储蓄,但是平均每月的储蓄也仅有1389元。
不考虑通胀的前提下,若要存下这笔钱,也就113年吧。
“钱都去哪里了?辛苦多年,存款怎么就为0了?!”每次查询账户、内心马景涛式咆哮后,冷静想想,有的答案在情理之中,有的答案或许出乎你意料。
02
你是不是也觉得,花钱越来越刹不住车了?
前几天下班回家,碰到邻居拿着包裹上楼,我随口问了句,你电商节买啥啊?
“哦,也没什么”,她突然深吸一口气,宛若报菜名般:
“保暖内衣、围巾、帽子、钱包、发膜、洗脚盆、羽绒服、美容仪、按摩仪、身体乳、护手霜、几根口红还有一堆护肤品…而已。”
我:。。。
“对了你要不要买跑步机?”她突然转过头。几个月前她一时兴起买了折叠跑步机,没几天热度退去,跑步机逐渐沦为杂物架,现在正挂在闲鱼上5折贱卖。
被称为“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在《100个基本》里说,要常对自己投资,为体验花钱。
只是,多数人把“体验”理解为纯粹烧钱换来的快感,昙花一现,既没感觉到生活有多美好,到头来,如松鼠症一般囤了大量不需要的东西,再折腾去转卖。
兜了一圈,劳民伤财。
加上商家越来越鸡贼,动不动就说“会花钱才会赚钱”、“你值得拥有最好的”、“有了XXX,你就是时代新青年/新中产/新女性。”
你变着法儿地犒劳自己,最终把自个儿打造成新穷人。
有两组消费数据:
1、全国年轻人人均收入为6726元/月,月均支出为4386元/月。
2、90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年均消费三年来增长了2.7倍。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虽然你赚得少,但你花得多啊~
发现同事用了Lancome,我得用Dior吧?
大家结伴去星巴克,我肯定要跟着去吧?
朋友说新开的健身房两人办卡有优惠,我必须一起吧?
同学聚会在即,我买一套新行头不过分吧?
于是懊恼感与多巴胺齐飞,在纵横阡陌的消费道路上,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
03
花钱为什么容易失控?说白了,谁让借钱实在太无痛。
我有一位同学展示过他强大的现金流控制力。用信用卡A,套现还信用卡B,再循环还C,配合白条、花呗、互联网借贷以及分期还款。
我看了一眼他晒出的Excel还款表,佩服得瑟瑟发抖,从来没发现数学如此有用。
“不过,你们还是谨慎些吧。”面对一群人膜拜他为大神,同学过了很久回了句。他曾经因为到期不能全额还款,承担了高昂的成本。
以前掏钱时,摸着毛爷爷还有种实打实的心疼感,现在不管花得再多、借得再多,都只有“滴”的一声。
这无疑让你的消费力,不动声色地膨胀。
啥意思呢?
比方说,你原本只能买得起10块的手抓饼,突然间从天而降一笔钱,让你顿顿都吃得起80元的肥牛蛋包饭+羽衣甘蓝藜麦沙拉,好爽啊!80块套餐逐渐成了标配。
而事实上,你自己的钱并不足以负担眼前的习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只好想方设法去维持现有的一切。
04
有时我与读者们交流,发现遇到的问题无非几点:
1、钱赚太少
2、工作不顺
3、家庭关系
4、无从选择
第一点,至少占60%以上。
不少人认为年轻时反正也赚不到多少钱,强制储蓄没啥用,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是足够自洽,最好别信这种毒鸡汤。延迟享受与未雨绸缪,必不可少,否则,总有些里程碑式的时刻,让你深感沮丧。
一位25岁的读者说,她参加同学聚会,打量着以前同桌全身行头都不如她手里拎的包值钱,优越感还没发酵,人家来了句:
“今年总算凑齐首付买房了。”
一句话把她彻底KO。
还有人觉得,“等我有钱了再做打算不迟”。咳咳,穷时了了,富未必佳。“有钱”这种事情绝不可能是“等”出来的。
别说“我还小呢”,30岁前你的资本是时间,30岁后你的资本就是钱。你以为现金会贬值,殊不知,“年轻”贬值得速度比货币快得多。
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表达过一个观点,资产与负债,是拉开穷富的关键。
人生是一场长跑,资产是交通工具。若消费与负债占上风,等于我们靠着两条腿拼命奔跑,消耗着体力,哪怕摔倒破皮也要继续跑。
而如果你拥有资产并懂得使用,相当于跳上快车,不仅没那么辛苦,而且事半功倍,越到后期越能遥遥领先。
05
前不久有条热搜,#还记得你年初的小目标吗#,一位网友扎心留言:
“2019年我的目标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该在2017年完成的我在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2015年制定的目标!”
不少朋友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存不下钱啊~我有个亲身体验,目标定得越大,实现的可能性越低。
比如,你刚跑步就来个10公里,站在起跑线上腿都软了。
比如,你刚存钱想存下10万,你每次看账户都脑阔疼。
有个小方法疗效甚好——从细微小事做起。
这方法来自一位想1年减10斤(但意料之中失败了)的人,斯蒂芬·盖斯。他立完Flag后试了各种路子,最终让他成功的,居然是:
每天至少做1个俯卧撑。
没想到吧?
他由此写了《微习惯》这本书,简单来说,用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在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带着超强的“欺骗性”让你习惯一件事。
也就是说,你每天存个10元钱,要比快速攒下10万的几率高很多。
有人估计说,那一年也不过3650元,能干什么?它或许能买旅行的往返票、或许为自己或家人买件不错的礼物、或许买几套心仪的书籍或课程。
至少让你摆脱存款为0的轨迹,不是吗?
我们希望,面对生活的种种挑衅,能用“没关系我有钱”狠狠回击;面对仰视的耀眼愿景,能一点一滴付诸努力看着它开花结果。
搭乘资产的顺风车,开往更多未知的美好境地。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