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阅读三阶段

小学阅读三阶段

作者: zhangshoulan | 来源:发表于2023-12-15 21:03 被阅读0次

    小学阶段重视阅读,但是阅读的内容与方式是不同的,低中高三段课程有明显的差异。在小学低段,阅读课程的重点是“意义+识字”,是为自动化阅读做准备;中段阅读课程的特点,是“共读+海量阅读”,是塑造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高段阅读课程的特点,是“经典+文谱+文言”,是利用自动化阅读的成果,深入塑造学生的思维。

    魏老师列举了两个事例,二年级的“长文挑战”,选择优质的故事,选择容易打动学生、跟他们的心智结构相对应的故事,让他们大声完成朗读。一开始可以选择短小的故事或故事中的部分,逐渐地增加难度和长度,让孩子们来挑战朗读。如果孩子们能够读下较长的故事了,再读课文时,他们会觉得课文很简单,会在二年级下学期甚至更早突然出现一个识字爆发期,就是在突然之间会认字了,认识大量的字了,这种识字就是自然识字,这种学习就是非常高效的学习,而且减轻了教材学习的压力。如果只学教材,就会出现有些学生连课文也读不下来的情形。

    第二个例子就是文言文的学习。从四年级开始,每天一首古诗词,这是古文学习的开端,接下来是《世说新语》的学习,再接下来是《三国志》的学习。单是《三国志》中《曹操传》的学习,字数就超过了一万字。也就是说,文言文的学习,要保持足够的输入量,除此以外,还有两个特征:一是更强调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字词或语法的准确聚焦;二是语言与精神并重,不割裂开来纯粹地学习语言。当学生读过一定数量的文言后,就对文言形成了语感,基本上能读原著了。这个时候再进行课内精确的文言学习,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阅读课程与教材系统是两套系统,但是它们之间又有联系。同一篇文章,编入教材和编入阅读课程,目的是不同的。编入教材,是为了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如果编入阅读课程,就不是通过它来学习语文知识,而是去深刻地进入一个故事,理解一个故事,并与我们的生命产生共鸣。语文课中精确的认识,是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而在阅读课中,则成了举三反一。

    因此,在阅读课程中,重要的是主题,是输入量,在学习方法上,重要的是兴趣,是热爱阅读,带着生命去阅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面不是评判。也就是说,在阅读课程中,人是中心,因此阅读课程,往往是道德人格课程;而在语文课中,知识是中心。

    魏老师强调,如果我们以语文课的标准去要求阅读课程,学生必然丧失兴趣,数量也上不去。如果我们以阅读课程的标准去要求语文课,那么必然导致效率低下。

    我们要明确:

    小学阶段的阅读,是达到“阅读自动化”。基本的途径,是“海量阅读”。中学阅读的关键,是经典研读,以此塑造一生的思维品质,一个人青春期的阅读品质和风格,对一生是奠基性的,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或深度,一个人的生命风格,与此息息相关。

    因此,青春期用经典滋养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成年以后的阅读,主要是问题解决式的阅读。研究与审辨,往往是核心的阅读方式,但是成年阅读,却要受制于青春期的思维品质。

    小学阅读,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对他们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学段特点开发不同的阅读课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阅读三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yg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