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每天奔波忙碌,在世间穿行。我比不上圣哲,能够闹中取静,便渴望一个去处,能坐下来,清一清自己的内心。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缘,得知有东山这么一个去处,且不太远,于是便在这个周末带着孩子驱车前往。
东山在西黄村镇以北,大约两三公里远的地方。我一路沿着322省道西行,到达西黄村镇之后,折而向北,不消多时便抵达山脚。寻一处阴凉之地把车停好,便抬脚进山了。说是山,其实并不高,海拔四五百米的样子。从山下望去,上面草木葱茏,几乎无一处不被绿色所覆盖。山顶上有一块巨石突出,巨石之上筑有一亭,不错,那里可以作为我们今天歇脚的地方。
想要进山,先要经过一段不太长的水泥路,坡度不大,所以走起来很舒服,毫不费力。路的两边尽是一些野酸枣之类,此时正是枣花盛开的时候,黄豆大小的枣花一簇簇挂满枝头,却闻不到什么味道,倒是引得不少蜜蜂嗡嗡叫着徘徊其间。在酸枣树中间,间或会掺杂一棵柿子树。这柿子树女儿之前并未见过,我捡起地上散落的小柿子给她看。虽然很小,但已经可以大概看出柿子的模样。她把柿子放在手心,满脸欣喜,这一路便一直把它攥在手里。
走不多远,水泥路消失,代之的是崎岖不平的石板路,坡度也逐渐变大。我拉着女儿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往上攀登。路并不宽,两旁树木的枝叶隔绝了阳光,走起来别有一番情致。六月的风吹过,或许因为是山风的缘故,并不炎热,反而因为身上出了一些汗,通体凉飕飕的,很是舒坦。正埋头走着,女儿突然惊叫,爸爸,有蛇!什么,蛇?我心里也是一惊。这么多年,虽并不是身居闹市,但也是很久没见过这东西了,甫一听说,难免有些心悸。我把四周仔细打量一番,却并未发现蛇的踪迹。便问女儿,你看清那蛇的样子了吗?什么颜色?女儿回想一下,然后说道,黑色的,并用手比划出约摸十厘米的长度。我笑了,这长度哪里会是蛇?她肯定看错了!这时,一只蜥蜴从前面的石头上跑过,女儿用手指着说,就是它。我笑着对她说,那不是蛇,是一只小蜥蜴。虚惊一场。
这山路多铺着厚厚的石板,东山当中石头很多,取材极为方便。这里并非什么有名的景点,这些铺路的石头便少了挑选和打磨。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石板交错,路面便因之变得凹凸不平,走起来倒也有趣。因山并不高,走了二十分钟便至山腰。这时从前方的路树丛中传来悠扬的诵经声,抬眼望去,隐约可见佛塔的一角,这便是圣水寺了。王维曾写道“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这里没有钟声,但诵经的声音亦可作为对路人的指引。话说圣水寺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当年光武帝刘秀带兵打仗至此,士兵们口渴难耐,刘秀一筹莫展。这时有当地人告诉他,山腰上有一处泉水,可解眼下之急。刘秀便派人前往查探,果得一泉。士兵们取得水来,饮后精神大振,最终打败了敌军。刘秀欣喜之余,便把这处泉水命名为“圣水”。到了隋代,有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寺庙,便是现在的圣水寺。我和女儿紧走几步,便看到了圣水寺的大门。
这圣水寺虽然历史悠久,但规模并不大,几间不大的房舍坐落山间,在绿树掩映之下显得十分幽静。院内遍植松柏,殿前香烟缭绕,一个僧人端坐在一座大殿门口打量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我对这寺庙并无研究,看了几处宝殿,只见得里面均端坐着菩萨,其它的不甚明了。在寺内转了一圈,终于在寺门的右手边发现了一个书有“圣水”字样的小屋,这便是那圣水泉吧!唤女儿递来水杯,在功德箱中投下些许纸币,取了一瓶“圣水”来。饮之,果真清爽可口,不负圣水之名。当地人说这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医治百病之效,但并不可考。
告别古寺,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山路变得愈加难行,有的地方铺路的石板有些松动,踩上去会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有的地方只是碎石铺路,须谨慎通过。山间游人稀少,除了有几声鸟鸣,便再无其它声响,因此显得格外寂静。我问女儿,累不累?她抬起通红的笑脸,脸上已经被汗水打湿,笑着回答,不累。我说,好,咱们坚持坚持,到山顶再休息。对她来说,爬山也是对意志的磨练。山路七拐八拐,山风东吹西吹,我们身上的汗水却还是止不住往下淌。终于,在穿过了一个石头垒成的门洞后不久,脚下的路变得平缓起来,前方也出现两条庙宇的屋脊——我们终于到达山顶了。
这山名曰东山,但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方山。这山的妙处便是山顶之上极为平坦,从山脚下远去来看方方正正,或许这便是“方山”一名的由来。据说这地方春天来最为适合,那时候碧草萌发,春花灿烂,从远处看,这小山之上便似乎有了一片草原,所以又有“空中草原”之称。不过此时已是夏天,花儿多数已经凋谢,而草又长得过于茂盛,少了那草原的滋味。当地人说,沿着这山脊往西走可以走出很远,到达另一座山的山顶,那里还有一个旧时土匪的巢穴。不过时间有限,我们在山顶休息片刻便起身下山。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这东山下起来却也轻快,不多时便回到圣水寺所在。寺外有一农家,正在熬制大锅菜,香气飘出老远。饶是我们肚中不饿,也禁不住想停下来吃上一碗。
启程回家,身上的汗已经干透,是时候再次整理行囊,走进生活的喧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