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一课》中的“我”,在最后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的更起劲了。我作为一个大陆人,跟一位台湾老师在情感上,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老师也走了过来,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 说:‘我的国语讲的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办的是日本学校,讲的是日语。国语是不允许的’。‘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的好极了!你教的很有感情,孩子学得也很有感情’”。这段是两个人的对话。
“他知道我是在船上工作的,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他指着屋里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伟人像,‘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 ,我们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大人物’。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呀”!这段是全文的制高点,通过这段看到的是一种传承。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最后一段作为一个收尾,同时不断点题:“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中国”。在台湾的土地上,他大声地说着“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中国”。他内心无比激动,同时这种民族情,也得到了升华。
出于对台湾同胞的无比思念和崇敬,再次重温了四篇课文。第一篇是《欢迎台湾小朋友》。这篇课文非常简单,非常亲切。第二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月潭》,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描写台湾的美景。第三篇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表达的是海峡两岸血浓于水。最后一篇《难忘的一课》作者不可考,是小学五年级课文。表现出的就是在台湾的土地上,台湾人的一颗中国心。这几篇文章,篇篇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还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我们台北博物院当中的一个展厅,应该是乾隆年间的藏品。去台湾旅游的一位教师说,他看到一位老教授带着十几个台湾的中学生,去参观展厅,同时做讲解。在他的身后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他给同学们讲解这里的宝贝,就在他讲述的过程中,他不停地在给这些孩子说,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我们中国老祖宗,他们做的这些东西是多么的美呀!他介绍每一个乾隆当年的藏品或者说乾隆时期制造出来的工艺品时,他都一口一个乾隆老爷当年如何如何,我们中国人如何如何,我们的老祖宗真是如何如何,这些话在我们大陆同胞听来,都是如此地亲切。
在台湾的这样一个小岛上,你遇到了台湾的一位这样的学者,这样的一位老师,你真的觉得非常温暖。同时也相信,他的这些讲解,一定会给台湾年轻人内心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会让他们感觉到这些来自祖国大陆的珍宝,跟他们在血缘、在精神上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