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陌生环境的学习体验,我用的是指挥家和广告人的思维。
【嫁接想法】
我先按照市场热议的方向确定体验主题,然后多种渠道去了解最受欢迎体验并亲自与资源方邮件、电话及实地拜访。我在设计营销方案的时候,就会充分利用目标客户群的认知反馈,再拔高一层,与资源方提供视听资源,让他们更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因为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体验,在各个环节的设置中,就会如广告人思维,嫁接家长带孩子体验中所没想到的部分,让买单的家长感受到这部分体验的物有所值。
【踩点的关键节点和下限把握】
安排一个至少一周以上的学习活动,是事无巨细的庞大项目,永远有未知的环节,永远有做不完的准备,特别是当自己要设计和执行一个我都还处于了解过程中的城市体验,可以想象压力之大。而我将压力改变为动力的方法就是,亲自踩点,和各个环节的指导老师面对面长时间的沟通,不仅要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和设计逻辑,更要让他们充分了解我所带来的家庭客户有什么样的特点及需求。
比如我的客户中,有不同艺术欣赏水平的学生和家长,我就会把孩子的作品提前拿给对方老师交流和点评,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体验中,如何给孩子营造不同的进阶体验,有一定画画技巧的孩子和随时即兴画画的孩子,我们会逐个引导和鼓励。如果没有这样的事前沟通,体验中的颗粒度就很平均,没有区分度,不适合我所营销的设计体验个性化定位。所以抓住体验中关键节点,是控制这个体验水准的关键。不过,在过往的工作中,这一点的认知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就是我认识到下限的把控至关重要,这是由项目的特性决定的。在活动体验中,吃住行,其中任一个环节把握失当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导致当天的体验流程和满意度下降,所以在这样的学习体验中,下限就是每个环节的琐碎衔接。在第一次的新产品体验中,这个下限的粗颗粒设计就给我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全程的老师关键节点把握地都很好,体验峰值都达到了,但是吃住行的环节不顺畅,这个下限的失控,是毁灭性的。
在个人创业中,既要扮演指挥家把握节奏和节点,同时要和其他人搭档完成整个体验,从内环到外环,各方都不应该有认知盲点,很多想当然的预期势必成为障碍。踩点的重要性在我所做的工作中体现出管理的领导力,而非操练自己的设计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