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后台,有一位正读高二的学生发消息给我:一本书读完,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读完一本书,没有收获?似乎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久了,以至连这印象也没了,感觉像白读了一样?
最近简书荐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每两天都有人列书单,但少有人指出读完一本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对读书这件事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态度。那么,我索性献丑一次,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讲一讲(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谈的读书特指文学类书籍)。
1.养成写书评的习惯。
大家在中学阶段,想必写过不少书评吧,或者说读后感,但中学结束,升入大学,大学结束,步入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有多少人是读完就完,翻翻就算?长此以往,你记得住才怪。
至于应该怎么写书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角度。但我建议不要泛泛而谈,不要试图“总结全书”,把书中的边边角角都写到。那样,既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多大用处。个人感觉,最好的方法还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写出来。一本书,它总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东西,如果没有,那就写写它为什么没有令人印象深刻,它的欠缺处在哪里。
2.养成摘抄的习惯。
在我们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记得学会摘抄,将平时阅读文章时看到的好句子记下来,记在本子上,晨读的时候背一背。我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但现在毕业了,工作了,还有多少人读完一本书,记得摘抄这回事?
摘抄下来,时时翻阅,乃至诵读,不仅有利于记住一本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我们的语感,当自己提笔写作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写得流畅,遣词造句也变得游刃有余。另外,这些亮眼的句子也可以在适宜的时候,引用到我们的文章中去,一来增添文采,二来使得内容更加丰富。
迄今,张爱玲《金锁记》里的某些句子、段落,甚至章节,我依然可以熟记成诵,更早些的,萧红的《小城三月》、沈从文的《边城》同样记忆犹新,这都是拜摘抄所赐。
3.读者与书要讲缘分。
当你既写了书评,又做了摘抄,但依然感觉记不住,或许,你就要考虑这本书是否跟自己有缘分了。
读者找书,书同时也找读者。这世间的事,都讲究个缘分,或者说适合。与你投契的书,你读了自然印象深刻,不投契,即使它是世界名著,你一样味同嚼蜡。读名著重要,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更重要。抱着读名著的心态去找书,没问题,问题是,读不进去,不要硬读。一本书读不进去,或许缘分未到,放一放,下次也许就读进去了,又或许根本没缘分。
该记住的自然会记住,那些记不住的,或许本来就不该记住。日子久了,时间会自动筛选对你有助益的书。
4.读书切忌功利化。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本本的书读下来,日积月累,才能看到效果的。不要每读完一本书,就急于记住,急于有所收获。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时,往往是做不好的,而一旦我们放下功利,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许多事情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读书同样如此。把它当成一种娱乐,读书的过程即是享受的过程,收获的过程。急于量化,急于细化,急于看到每天甚至每小时的进步,既不为参加高考,又不为考取职业资格证,不是有毛病吗?态度放端正,心情放轻松。
5.读书贵精不贵多。
你有没有发现,一到年底,大家都在晒“我今年读了XXX本书”,国家之间也忙着做比较,“德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是XXX本”,“美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是XXX本”,而“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XXX本”。似乎读书多就好,读得怎么样成了其次。
事实果真如此么?当然不。
读书最忌讳的就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记得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就说过:“你不必非得看过多少本书,但你要看中这沉默,这黑夜,它教会你思想而不单是看书。你可以多看些书,但世上的书从未被哪一个人看完过,而看过很多书却没有思想能力的人却也不少。”
你之所以读完一本书大脑空空,很可能就是你读得太多了,读得太快了。走马观花,不要说花的品种,花的颜色你能看清吗?你一年读500本,别人一年读50本,感受肯定不一样啊。
不是说要少读,你可以多读,但要在读通读透的前提下多读。
6.有些书是不需要记住的,消遣娱乐就是它的使命。
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书也是。
市场上有些书,它出版的目的就是供读者消遣娱乐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一天的忙碌后轻松一下。很多网络小说就是这样啊。穿越、后宫、仙侠、青春,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感情,就够了。合上书,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当然,如果你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还是作者,并且想创作这方面的小说,那就另当别论了。
7.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你要知道,和这世上的很多事一样,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活着,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
如果“读完一本书,什么也记不住”这件事让你纠结、苦恼,不得法,那么,你大可不必读书了。世上可做的事情有很多,你没必要非得读书。虽然现在是一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但阅读无法给你带来快乐,你何必自讨苦吃?
与其假冒文艺青年,不如做条粗俗的真汉子。
以上,就是我暂时想到的几点体会,建议算不上,只是体会。回头看一遍,发现有些流于浅白了, 我不说,想必大家也懂。但世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大道至简,贵在践行。
愿你喜欢读书,并读有所获。
网友评论
用书摘和书评帮助理解记忆,实在记不住也不必强求,只不过缘分未到。
主要要点:
1. 写书评不必总结全文,写出最深感受
2. 书摘能唤醒对书的记忆及培养语感,多翻阅诵读
3. 读书在精不在多,讲求缘分,切记勿功利化
4. 读书是为了更好的丰富生活
感想:
1.读书如交友
我们常常被告知不读书就没法出人头地,没有好的前程。所以大多数人就去“读书”了。
身边这些好心的前辈们只要你去读书,却绝口不提如何读书。有些“看上去很努力”的人总是会在读书上花了很多时间,然而收获甚微。
为什么一读完就忘了,因为书还是书,你还是你,你们之间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好像见过,实则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想要把一个陌生人变成一个好基友,不是只停留在见过的层面就行了,你得花心思想这是什么样的人,去了解他在想什么,你如何与他沟通,处好关系吧。
阅读也是这样,读书不是仅仅只读过就行了,读完之后你要感知这是什么“性格”的文章,他包含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你欣赏,哪些地方你想吐槽,这样仔仔细细的周旋过后,才有可能熟识,然后让书中的知识存入你的大脑,为你所用。
2.慎选基友
不得不承认,我们没办法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朋友。书本也一样,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2016书本一年出版319147种图书,我们读的完吗?那么就要学会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好书,专心精读,拿下这些之后,有了扎实的知识结构再去做到泛读。
3.保持平常心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难缠的朋友,书中也如此,无法理解书中的观点及文字,不过缘分未到,放一放,如果下次还是没能读进去,不必苦恼,只不过是没缘分而已。不必自怨自艾,读书要有一颗平常心,有得也有失,仅此而已。
最后说一句话,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而不是增添更多的焦躁及不安。也不要带有太多的功利心,那样会容易失去本真,用兴趣和好奇心来带动自己去阅读,事半功倍。
戳我查看详情👉http://princecrystal.com/share/45507?device_id=73613&userid=205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