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周岭先生写的《认知觉醒》,一书中第八章第四节的“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时,看到作者写到费曼技巧:用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用自己的语言其实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自己真正掌握了新学的知识,别人也能更轻松的理解!作者就联想到自己,反思自己,怎样把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呢?他想到了类比法,什么是类比法呢?认知语言学科的创始人乔治.来考夫曾这样定义类比: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恰恰是学习的本质。因为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我们很难凭空去理解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而类比,正是连接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的桥梁。
看到作者的这段话,我忽然想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听你的课,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讲了很多遍的东西他们还听不懂?除了不好好听课之外,还有其他原因么?是不是你讲的东西太抽象了,他们理解不了?是不是你自己对知识点没有吃透,没有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去表达?有没有用到类比法去讲复杂的知识点?
今天阅读了这本书,反思自己以后的教学,一定吃透教材,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类比法去给孩子们讲课,或许课堂效果会好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