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林语堂先生的《苏轼传》,脑海里一直有两个人:一个是苏轼,还有一个是苏东坡。苏轼是豪放的伟大诗人、画家,东坡是豁达的人间烟火。
为啥想读苏轼,就是一直感觉他在宦官浮沉中不失本色,有禅意和哲理的人生思考。
1
出四川
苏轼是四川眉州人,21岁中了进士,不巧的是母丧,要守孝两年,之后,举家搬迁至当时的京都开封。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苏轼出四川,在那个时代也是九死一生。
他走的水路,在宋代年间,小木板船,由嘉陵江、长江东下往江陵,途经三峡,江流险滩,巫山云雨,在那个时代,还是很危险的。
一路上,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三人饱览山水,锻炼情思,开阔了眼界,年轻的他写下了不少诗,其中过三峡时,苏轼写了一首长诗《巫山》,也显示豪迈和年轻的意气风发,摘录几句如下: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
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
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
没有走出四川,他肯定成不了豪放的诗人,也不会历练出人情豁达的彻悟。
2
宦海沉浮
苏轼是诗词大家,他的很多名气都来源于他诗词的才气,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他为民请命,不屈权贵的家国情怀。
苏轼所处的年代,有名的宰相王安石在搞变法,也许变法的初衷是好的。也正好符合当时神宗皇帝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美好想象。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的变法,在生产力低下和酷吏压榨下,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
苏轼的宦官沉浮,都和这个社会现实有关,因为他敢言,为民请命。这一切在执拗的王安石看来,都是阻扰新法。
于是,苏轼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太守,然后因为敢言获罪入狱,以后谪居黄州,复出登州太守,离开杭州17年后再次回来任太守,修苏堤。
之后任,扬州太守,礼部,兵部尚书,然后又贬官至岭南惠州,海南岛。
苏轼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颗善感敏锐的心,有看遍民间疾苦的眼睛,有佛家的悟道,也有一个知心的兄弟苏辙。
所以,他一世颠沛流离,一生赤子之心。
3
人间烟火
本人喜欢杭州有三:
杭州西湖有苏堤,有东坡肉。
杭州有岳武穆。
杭州有鲁智深坐化的六和塔。
53岁时,时隔17年之后,苏轼再回杭州,任太守。他关心小民,修水利,懂民间疾苦,老百姓做他喜欢的红烧肉给他吃。这之后东坡肉渐渐因苏东坡而驰名中外。
一个伟大的人物,有一道菜以他名字来命名,这是多么有生活的烟火气息。
希望是火,失望是烟,生活就是一边点火,一边冒烟。
也许,在苏轼看来,对人情世故的每一分通透,对日常生活的每一分豁达,都是在官场沉浮生涯中得来的。
4
千年诗词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他很多诗词,豪迈中有禅意,有人生的哲理感悟。如有名的《题西林壁》。
最后留两首苏轼最有名的诗词。
《水调歌头·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他弟弟苏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真诚写文,用心码字,请关注公众号:南宫雅说。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