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读书想法
王延平 || 责备与判断

王延平 || 责备与判断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6:58 被阅读74次

在评判他人之前,别忘记先评判自己。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当我们责备别人时,我们已经对那个人的言行做出了判断:他以某种方式冒犯了我,他是错的。

我们总习惯于对他人做出评判,却很少对“判断”本身进行思考。派克在“责备与判断”一节中引用了《圣经》中的两句话和一则故事对“判断”进行了阐述,派克写到:

耶稣说:“不去评判他人,你自己就不会被评判。”

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一次对别人品头论足时,也要准备接受别人的品头论足。

耶稣还曾说过:“首先取出你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把你兄弟眼中的木屑看得更清楚。”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评判他人之前,别忘记先评判自己。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群愤怒的人们要把石块砸向一个通奸的妇女,耶稣说:“让你们之中完全无罪的人扔第一块石头!”结果,纷纷攘攘的人群静默下来。最后,没有一个人向那女人扔石头。

这一则故事,令人警醒:习惯于对别人品头论足,说三道四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先三缄其口、自我反思。

有时候,评判是必要的,怎样做才更恰当呢?派克在文中以解雇员工为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

派克写到:解雇人是一个非常痛苦而残酷的决定。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在恰当的时候,做出了恰当的判断呢?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正确无误的呢?答案是——你不知道。但是你必须永远先审视自己,虽然你可能知道,除了解雇那人之外别无选择,但你也有可能发现,这之前有许多你能做去没有做的事情,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早谋对策,或许事态就不至于此。

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也存在一样的情况?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只会评判与责备,却常常忘记扪心自问:“我关心过孩子和他的问题吗?当第一次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是否引起了注意,并及时应对?”假如我们诚实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会从另一个角度去处理问题,我们就会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判断与责备。

对引发责备的评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责备与判断

    在评判他人之前,别忘记先评判自己。 当我们责备别人时,我们已经对那个人的言行做出了判断:他以某种方式冒犯了我,他是...

  • 王延平 || 责备与宽恕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第一部分第二章的内容是“责备与宽恕”。 在“责备与宽恕”一章中,心理学家派克用“责备...

  • 王延平 || 责备与愤怒

    过多的责备,会导致心理疾病。如何才能有效减少责备呢?我们需要先了解责备的源起。 心理学家派克在“责备与愤怒”一节中...

  • 王延平 || 责备的规则

    派克在“责备的规则”一节中,把那些不会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 派克在文中写到: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

  • 第十九周

    羸弱 也:表判断 让:责备 孰与:与……相比……

  • 王延平 || 放弃与新生

    为了放弃,首先必须拥有某种事物。你不可能放弃你从来没有的事物。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放弃与新生”一节中...

  • 王延平 || 成长与信仰

    《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是“成长与信仰”,心理学家派克通过“信仰与世界观”、“科学与信仰”、“婴儿与洗澡水”等多个...

  • 王延平 || 科学与信仰

    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与世界观。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

  • 王延平 || 道理与心理

    常常会听到有家长说:给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怎么还是不好好学习? 我们自己也时常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 王延平 || 自爱与自负

    心理学家派克在“自爱与自负”一节中,首先对“自知之明”进行了诠释和强调。 派克写到:“谦逊,意味着有自知之明。”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责备与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p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