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已经将近半年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工作压力都比之前高得多
与之对应的,就是头发少了很多
在北京也遇到了很多卓越的伙伴
之前我一直觉得我还年轻,可以随意使用时间
只要大方向不错,最后总能到达终点
但是到了北京之后
这个观点有点动摇
一起工作的有个98年的小伙子
隔壁跟我一样93年的小伙子已经是项目负责人
甚至隔壁的隔壁,94年的小姑娘都已经早早扛起大梁
想想之前的新媒体负责人是88年的。。。
真的感觉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有时候会打退堂鼓
算了吧,也许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会冷静下来想
那些大佬难道不是普通人吗?
大佬之所以成为大佬,有什么原因呢?
直到看了《刻意练习》,才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原来对练习,我有一个大的误区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只要时间够长次数够多,够“努力”,就可以有所收获。
显然我的认知是片面的
练习一定要有效才行
什么样的练习才是有效的呢?
1、自己的行业是成熟的,有完整和高效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
2、必须有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优秀导师。
但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过苛刻
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
要想通过有效练习提升自己
需要以下四点,即刻意练习的四原则
1、明确目标
2、找到该领域的高手,专家,或书籍
3、研究这些人的案例,并找出原因
4、不断投入精力和时间去训练
总结下来,其实跟之前的《心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标明确,大量练习,即时反馈
方法有了,方向有了,练习就好
与其丧丧的怨天尤人
不如默默地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