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日记》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
《孩子的自信立于他的自主之上》育儿系列 60

《孩子的自信立于他的自主之上》育儿系列 60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4-12-15 19:02 被阅读0次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神一样的存在。父母说出的话或给出的心理暗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进行单纯地思考,并做出回应。平时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有负面和正面的两种心理暗示,它们所产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一些父母经常信口开河地说出这样的话:“你总是这样烦人,活脱脱一个累赘;诶!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可真笨;像你这样子,迟早要蹲监狱的。”孩子听到父母这种漠视的气话后,自己觉得:爸妈说的没错,我就是一个愚笨的人,要不然就不会总是犯错。然后,孩子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去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不行。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孩子的心。

有些智慧型的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就不一样。比如,孩子在三年级期中考试中数学考了85分。于是,妈妈没有盯着剩下的那15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孩子所获得的分数上。妈妈:这道题很难,你做对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儿子:我提前预习了。妈妈:还有这道题也比较难,你也做对了。儿子:可是妈妈,有些题我却做错了。妈妈:没关系,妈妈从来不担心,我相信你的成绩会越来越好的。妈妈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孩子很乐意接受妈妈的心理暗示,自然会萌生力求上进的动力,以此证实妈妈的眼光没错。

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父母需要做好三件事。它能使孩子的自信立于不败之地。倘若其中任何一件没能做到,孩子坚定的自信就会受到重创。

第一件:让孩子相信,他们被生命中的神奇人物深爱着。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涓涓细流,深沉而宽广,但这份爱需要被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才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首先,积极倾听是关键。当孩子分享他们的经历、想法和感受时,父母要停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点头等方式给予回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话语被重视。无论是孩子在学校的趣事,还是遇到的烦恼,都认真对待,这传达出 “你很重要” 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与尊重,从而明白自己的价值。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是小小的进步还是独特的才华。一句 “你做得真棒”“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都能成为孩子自信心的源泉。这种积极的反馈能让孩子在内心构建起积极的自我形象,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父母的爱伴随着他们每一次的成长。

无论孩子性格乖巧、顽劣、活泼好动;还是内向敏感、孤僻,我们都要用爱心去接纳。当我们以欣赏、理解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此外,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当他们遇到挫折时,父母不是指责或代劳,而是陪在他们身边,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这会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他们坚实的后盾,这种无条件的支持就是爱的最好诠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逐渐完善自我认知,带着父母满满的爱茁壮成长。

第二件、让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将事情做好。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自信是他们披荆斩棘的利剑,而这份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自身能力的坚信。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评价就像指南针,指引着他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有些时候,父母出手代劳孩子做事是很容易的事,但我们必须明白,孩子未来的人生中,必然有我们无法代劳的事。替孩子做事,就会破坏他的自主性,也会抹杀他们做事的乐趣。因此,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做事,一方面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一方面融入孩子的乐趣。虽然这个过程比较麻烦,却能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孩子宛如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当父母给予孩子信任时,就像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自信的种子。比如,当孩子尝试搭建复杂的积木城堡时,哪怕遇到困难,父母若投以鼓励的目光并说“我相信你可以找到办法完成它”,这种信任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认可。他们会更努力地去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己能力的探索。

父母的信任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不会害怕犯错,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相信他们有改正和继续前进的能力。就像孩子在画画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把桌面和地板弄得一团糟。这时,父母没有大发雷霆,而是温和地说:“没关系,这只是个小意外,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清理干净,下次你会更小心的,对不对?”孩子从父母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信任,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并且有能力避免下次再犯。

又比如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回到家后忐忑不安。父母了解情况后,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和同学吵架的,我们来想想怎么和他和好,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肯定能处理得更好。”这种信任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去思考如何改进。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在反复的实践和父母持续的信任中,逐渐确认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日益增强。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当下的事情中取得成功,更会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勇敢地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第三件、让孩子相信,他们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孩子就像一艘即将远航的小船,他们需要相信自己有掌控生活之舵的能力。当孩子内心笃定“我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我能够做出决定,我也足够强大,能够面对选择带来的各种结果”时,他们便拥有了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从点滴小事入手。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每天穿什么衣服,这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孩子掌控生活的开端。当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时,会感受到一种自主的快乐,也逐渐明白自己有决定的权利。哪怕有时候他们的搭配在大人眼中有些奇怪,也不要急于否定,因为这是他们对自我风格的探索。

在学习安排上,也可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决定先完成哪项作业、复习哪门功课。当孩子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对学习节奏是有掌控力的。如果计划执行得不理想,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调整计划,让孩子明白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也有能力去改变和应对。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像讨论周末的活动安排等。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的意见有价值。这种参与感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而父母的信任是他们改正错误的动力。例如,孩子在帮忙洗碗时,不小心打碎了几个碗。父母没有责备,而是温和地说:“没关系,打碎碗只是个意外,你能主动帮忙已经很棒了。我们可以一起把碎片清理干净,下次你就知道怎么拿会更稳啦。”这种信任让孩子明白,错误并不可怕,他们有能力从中吸取教训。

再比如,孩子在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时,因为冲动消费,没到月底钱就花光了。父母没有嘲笑或批评,而是说:“这次钱花光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是怎么回事。我相信你以后能更好地规划零花钱的使用。”在父母的信任下,孩子会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误,调整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改正,也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孩子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会更加自信和从容。

总而言之,孩子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建立在以上的三大支柱之上,而其中父母所起的作用甚为重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自我认知,父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

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靠学历和社会地位,而是靠父母的教育素质。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具备五个要素:一是现代的教育观念;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三是健康的心理;四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五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五个元素构成了现代父母的教育素质。

如果父母总是消沉、焦虑、抱怨、孩子也会缺乏主动性,自我认知变低。自主性成长的法则,能使父母和孩子也会形成一种相互塑造的局面:父母在付出爱的同时,也会得到爱;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提升自我;父母是顾问,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变得自信。循序渐进,孩子长大后,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他们都会自如应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自信立于他的自主之上》育儿系列 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sy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