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辽宋对话

作者: 吕游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08:03 被阅读0次

    我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知道这个地方的人都听过红山文化,玉龙之乡,知道地道的赤峰口音,但当你深入了解还会发现这里还有金界壕遗址,也叫金长城,就是金代的防御工事,据记载始建于金太宗时期公元1123年,金界壕自起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至阴山黄河后套平原全长1500多公里,不像长城那样雄伟,现在来看也就是用土堆成的矮墙,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从岁月而来向我们讲述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1500多公里不曾一一涉足,但家门前这一段就已经无比震撼,时至今日我都在想,千百年前脚下的这片土地会不会是一个聚居地,古人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饮酒对诗赏月。毕竟,这个地方距离辽代都城辽上京不过一百多公里。20公里左右还是辽代名将韩匡嗣的家族墓地。就我知道的经历的奇闻异事数不胜数,也难怪,这个地点已经决定了她的传奇。

      靠山吃山,这个地方的百姓已经形成了与大山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向大山索取着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里也属于大兴安岭深入草原的余脉,春天的野山杏,采摘以后自然风干一段时间,轻轻搓揉杏子表皮脱落,砸开杏核取出里面白白胖胖的杏仁用盐水腌制,半个月就可以吃到杏子味浓郁的腌杏仁,配上清爽的黄瓜别有一番风味,夏天的中草药,在我小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禁牧一说,每到夏天,人们农闲不忙,总会带上锄头,背篓,甚至家里攒着的面袋子,米袋子到山上采药,黄芩,牛蒡,西洋参,白芍,防风等等药材,应有尽有。说来也奇怪,那个时候山里什么药都有,现在却很难遇到,可能那个时候不知道保护以至于现在无处寻觅。也就是在夏天,好兄弟郑豹同志突发奇想,“进山?”“哎呀,走!”心一横,瞪着眼咬着牙说出口,随即就是后悔,要知道我俩要进的山名叫青羊山,海拔大概1300米左右,因为山里有一种踏雪无痕的青羊而得名,这个青羊听说全身都是宝,甚至血液在凝固风干后价值都极高,传说可以治疗绝症,也是偶尔见过一次,指甲盖那么大一块,淡淡的蓝色。很少有人徒手不带装备登上青羊山,偶遇的老人都投来鄙夷的目光,“干啥去?爬青羊山?你俩要是上去了回来告诉我”尴尬的我俩只能陪笑,两个傻小子甚至都不曾带水便向着青羊山进发,步行十五分钟,越过这金界壕,连山根都没见到就已经口渴的不行,要不说农村跑出来的孩子抗病虫害,身体好呢,郑豹低头四处寻摸,不多时弯腰拔了一颗绿色的植株,“给,这玩意儿解渴”“酸塔啊?行吧,将就一下吧,备不住山根子有泉子呢”。酸塔,学名不知道叫什么,植株更像是现在的多肉植物,小时候和妈妈去山里采药,捡蘑菇吃过这个东西,酸酸的,妈妈说“这是酸塔,原来上山没带水就吃它解渴用”。吹吹上面的土,一口闷掉,那个酸劲儿,现在想想还是回味无穷。缓解了口渴,一步一步的走,汗珠一串一串的落,怀着对大山的敬仰和对未知的好奇两个人不知疲惫的走着,靠近山根,郁郁葱葱起来,置身其中看不见外面,四面坏绕的都是树,只有断断续续的一条羊肠小道。郑豹眼神儿天生好使。“啊”的一声吓得我一个激灵,“你有病啊,捡着钱了?”一脸惊恐的他指着地下巨大的深坑说“你看”顺着他的眼神,我也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我俩动作表情出奇的一致,直挺挺的愣在原地,眼神呆滞。地上一个正方形的深坑赫然出现在眼前,目测长5米,深三米,边上都是新土,坑壁上都是铁锹的痕迹,有些粗壮的树根直接一锹砍断,还能看出新的伤口,靠东边一侧还有攀爬痕迹,西侧的坑壁上还有一个挖出来的门,十分规整,宽不足一米,高一米八左右,黑漆漆的门不知道通向哪里。我碰了碰郑豹,“这是…盗洞?”郑豹呆呆的点点头。

      这个地方有古墓并不稀奇,盗墓的事儿也是层出不穷,经常可以看到文物普查的破吉普车来来往往,也有许多因为盗取古墓而一夜暴富的人,在镇里购置房产。

    青羊山远看方正连绵不绝,九条山脉一字排开。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九这个数字在古代是为阳数的极数,像什么九龙峡,九龙壁,甚至皇城都有九个城门。

    定了定神,我开始在这个大坑四周搜寻起来,“你干啥呢?你再咕咚进去了,明年我还得给你烧纸。”“滚犊子,我看看能不能找着什么宝贝,备不住月黑风高不留神落下什么东西呢。”事实证明,论过日子还得是盗墓的,一根毛都没留下,除了坑底的石头和压片。

    “咱俩下去啊?”“下去?”“走,找找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垫个脚儿”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辽宋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y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