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递交过两篇文章,皆被拒,不由得有点小忧伤和小牢骚。自己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却只盼来一封封婉拒并带着鼓励的简信,也不由得苦笑连连。
或许是很久没动笔了,高考过后就只是单纯地写写日志发发状态,很随意、很随性,习惯了这种种之后也就不太注重所谓的逻辑思维了。至少我的笔尖已经堵塞很久了。
不过,我相信遇到这种情况的简友们不在少数吧,同志们也都多多少少会有类似的情绪吧。不过,这可不是矫情,也不是什么玻璃心,更不是吐槽。被拒只能说明咱水平暂时还达不到规定的门槛,所以,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是很必要的。
这也就是我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思考良久,也就渐渐地理清了思路、总结了不足。故写于此,与诸君分享、探讨。
一、作文章的硬伤
退稿后就有意识有目的地多关注了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量、如何投稿必中的干货文章,的确大有裨益,其中条条点点列的很是头头是道,大概可以分为立意不新、排版不行、文不达意、思维混乱、格式不规范、内容不走心几大点。尤其是以下几位的总结,我觉得甚是到位。
丿丨丨:所以我想说的是:不必故弄玄虚,不必造作娇情,此时此刻,你就是你,最真实的自己。
only怡欢:大量输入,灵感与细节的积累,模仿,立即行动。
年轻的杨胖:自我发问,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认清自己,不断前进,脚踏实地。
李笑:写作的过程是输入-处理-输出三个过程,处理精彩则输出自然精彩。
钟西贝:信息是一篇文章的魂魄,一颗跳跃的心,是必须在写作之初就明确的,在此之上才能构建结论硬朗,框架清晰,肌肉结实,纹饰精美的文章。
……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仔细对比之后真是惭愧惭愧,如上所说的缺点硬伤,我着实中标不少,确有不足。细细想来,跟大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我来说,阅读少底蕴不足和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两点尤为严重。
在此郑重感谢以上简友们分享的经验之谈。
二、冷静后的反思
1、忌攀比。
经常看到他人的文章是以一天一更新的速度占据着各类专题的首页,我想说的是不必殷羡、也不必盲目追赶,能有如此成绩自然是他们日积月累的本领。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思,踏踏实实地做好立意、选材、文字、格式等各方面的准备,走出自己的节奏,写出自己的文采。他人虽有长处,我自有独特的风格。即使十年磨一剑,未尝不能惊艳世人。
2、忌空洞。
读书看报、吃饭睡觉自然是艺术大厦的基层建筑、灵感来源,这些都有着一花一世界的探讨价值和创作根基。若能抓好如此种种的日常点滴,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哲理,又何愁文思不泉涌、下笔无神助?但同时需切记,不要流水账似地记录、毫无深意地码字,这只会停留在小学日记本的水平。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
3、忌说教。
我们并非孔老夫子、孟亚圣人,更没有孰优孰卑之分,大家皆寻常百姓、简书好友,都是因为身怀共同的爱好、期盼自身的进步而聚到一起的同道之人。既然如此,就更不要摆出一副天下无我不知之事的桀骜,居高临下,指手画脚。这很不讨喜,甚至惹人讨厌。即使观念不同、见解不一,也要平等交流,这样才会有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火花。
4、忌急躁。
作文章确实会出现从笔尖溢出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的时刻,那就不要遏制它,尽情挥洒,尽情享受。毕竟这才是写作者该有的劲头。不过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缺少了细节上的断字造句、忽略了文章的前呼后应,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等待创作的激情冷却下来之后再细细雕琢,才更能使之饱含韵味和深意呢?这样也才不会辜负了这份可遇不可求的状态。
三、思考后的规划
1、多读书。
2、留心生活。
3、思考。
4、多写。
5、阶段性反思。
6、逞强着坚持、期盼着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