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跟人的体质似乎有极大相关!为什么有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因为他们对于付出以便赠送给别人利益这件事,感到非常快乐,因为这样使得他们很受欢迎,他们也能通过对别人的帮助取得不小的成就,就有了成就感的喜悦,也因为得到他们帮助的人对他们的欢迎和感动这一点而感到十分温馨和幸福,这样的感觉其实是一种大脑功能,这个功能或许很多人是先天具备的,后天教育几乎实现不了这样的大脑功能!
为什么有人总是非常自私自利,却视那些替别人着想的,舍己为人的为傻子行径,不可接受?因为这种人非常趋利,只有实际利益的获得才会令他们感觉到高兴和满足,别人对他们的付出的感恩和欢迎,不但不会令他们感到愉快,还会感觉是累赘,因为他们打心里面不喜欢别人很快乐,因为他们瞧见别人很快乐就会感觉到痛苦,他们会嫉妒,见不得别人好,所以他们怎么可能舍得去献爱心让别人过得好呢?他们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感觉,似乎也是先天大脑功能所成就的,后天习气似乎无法带来这种境界!
所以,道德教育太过于徒劳,对于那些先天具有恶劣情感的人而言,他们只会根据先天的情感感觉去否定道德说教,排斥而不能接受,这是无法说服的,因为在他们的大脑功能被改变之前,任何说服都是虚妄!当然,道德说教并非全然无功,对于那些先天具有善良本性情感的人,道德说教能够将他们的潜意识转化为显意识,从而善得更加坚定,更加清晰,更加不惑,因而更加有效,也更加深远!
所以,不要随便谴责一个人缺乏良知,如果你发现某个人缺乏良知,你直接绕过这个人,少与这个人接触,把跟这个人的交集最大限度脱钩掉,跟他脱离关系,这样就能保有你的净性,以及免被打击或者污染!当然这不绝对,如果有一天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侵害了你,你不发出谴责声就不足以令旁人不助纣为虐配合他伤害你,那么你的谴责声能够阻止这个没有良知的人利用有良知的人伤害你,这一点是有用的。
实际上,有良知的人并不少,很多,缺良知的人也不算太多,有的环境里有良知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有的环境里缺良知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人生不能不择地而居!当然,有些缺良知的人还很会扮演出一副假好人形象,特具迷惑性,就因为道德说教太过盛行,以至于那些缺良知的人不敢露出自己缺良知的真面目,有时候还要利用假扮有良知去保护自己,这种保护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发富有经验从而变得高深莫测导致后来能够判别这一切的都需要很高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