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1、初入职场
二十六岁那年,苏同学由文坛领袖欧阳修举荐,应制科试,获第三等,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这是苏同学第一份官职工作督运南山木筏,到任以后,才发现民众饱受运送木筏之苦。
经苏同学调查走访,发现趁渭水黄河未涨时放筏,就可以将木筏的损失降到最小,遂着手修订衙规,令服役百姓有自主选择木筏下水时间的权利,保证了大部分民众的利益。
2、密州知州
密州任上,为减少蝗灾对民众的损害,苏同学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实施奖励政策,动用部分仓米来奖励捕蝗的群众。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绩显著,当地的灾情基本得到控制。
密州是苏轼这一次做地方全权长官,一展身手的好机会,所以放的开,所以苏同学还做了一下三件事。
其一,除暴安良,强化社会治安。
其二,关注农事,兴修水利。
其三,习武备战。面对辽夏等国对北宋王朝的骚扰,他力主朝廷不能妥协,用武力来对付武力成为他一贯的主张。
他也常常到一个叫黄茅冈的地方练习骑射,并留下佳作。
对,就是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原来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每个人都有一个当兵或者将军的理想,苏同学,陆同学,辛同学等等。
3、知徐州,退水患
从密州改任徐州,刚到任上,黄河水也跟着他到了徐州, 倾盆暴雨,水漫城壁,水位抬高,有水淹徐州的风险。
情势危急,苏轼当机立断,果断处置,调集民夫,加固城墙,安抚民众,众志成城,军民合作,共同奋战,用了一个月时间,筑起一道坚固的堤防,使徐州终免于被淹的噩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