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冰
炎炎夏日,家中火热郁闷,儿子叫嚷着要出门找个凉快的地方凉快去。我也觉得无法躲闪恼人的热浪,于是全家商议上桃园去。
桃园,在县城西郊,距城区二十余里,依太行,流有溪。桃园出名是因为桃园水库,七十年代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为抗旱灾在桃园村南修建而成。修红旗渠时,林县人民又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桃园渡桥,桥下行洪,桥中是渠,桥上是路,更使得桃园名噪一时。九十年代,县城扩张,用水量剧增,又能把桃园水库水引入县城用作居民用水。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桃园就成了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每到周末,本县的,安阳的,周边县市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近年来,在市政府大旅游政策指引下,桃园打开山门,也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建成了好多的农家小院,度假村,使来此的游客享受到舒心舒服的服务。
我们一家三口骑着摩托,出了县城,顶着火红的太阳,直向城西桃园驶去,一路说说笑笑,言语之间,只见前面一座青石牌坊,上面大书三字“桃园村”,向南又走三百米,可见一桥飞架南北,著名的桃园渡桥就在眼前,又向西走不远,见一大坝横立在前,坝上停了好多汽车,有人在坝上游走,边有一用遮凉布做的简易小棚,是个卖凉粉的。到坝前一看,由于前段不下雨,水库里已没有多少水,有人在钓鱼,有人在水边走着。库内已经走成条路,看来没有水已经好长时间了。我们继续向山里走,接近郭家园村,有一石英砂厂建在河滩内,真是大煞风景,人类有时候为了一丁点利益,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有的可能永远都没法挽回。
走过郭家园村,风景越来越好,已经开始感到凉爽,整个一条东西向的沟,两边树木郁郁葱葱,溪水已经变得大起来,声音潺潺入耳,河里的怪石磷峋而立,溪水冲刷着山石,发出令人振奋,催人上进的乐音。儿子迫不及待的要下去玩,我说“不要急,风光未到最盛处。”继续前行。
前面又见一泓清水,清澈见底,有不怕冷的人在游泳,水潭之上,矗立着几家农家饭店,院子里停了好多车子,看来生意不错。走过一座小桥,前面分出两条路,我们顺着大路继续走。
走了不远,又是一个小自然村,村里没有几户人家,山里人不好娶媳妇,青壮年都迁移出去了。小村里的房子都是就地取材,基本上全部是石头砌成的,石头是那种最硬的红色花岗岩,屋顶用石板棚着,进的屋里,凉森森的,比城里人的空调屋都舒服。
又往前走过一片田地,田地两边有好多山楂树,核桃树,还有其他果树,有勤劳的农人在地里给庄稼施肥。到了这里,气温明显的变低,我穿个背心已经觉得冷了,路两边树木变得高大起来。再往前,路分左右,各穿过几个度假饭店,又逢在一起,走到这里,豁然开朗,风景迥异。游人已经变少了,好多人走到郭家园村时就以为已经到了头,其实最好的景致都在这里头。有几个大点的饭店还增加了住宿,外面停了几辆外地牌照的车,看来效益好得很,路上三三两两走有游人。
我们把摩托停在路边,慢慢沿着溪水,顺流而上,这里树更多了,水更欢了,荫翳之下,小路绵延。此地盛产一种不知名的树,树叶像是槐叶,树上挂着倒垂的花果,像一串串绿绿的辫子,挂满树身。溪水边,不知名的藤蔓爬的到处都是,水里的落叶缤纷,有的随波飘逸,有的已经腐烂,每到一处深水坑,水里散落着一簇簇的小鱼,因为水的原因,鱼儿通体透明,可以看见鱼的骨骼,鱼儿好自在,在水里无拘无束地游荡,我真怕惊动了它们,小心地从旁边悄悄走过。什么时候,我也能过上鱼儿的生活,在天地之间纵情浪迹。生于这个社会,被各种繁琐的俗事锁着,被各种礼教束着,为了生存,不停地奔波,人真的活的挺累。
儿子叫喊着,打断了我的思绪,前面见了最后一个村庄,说是村庄,其实也就是三五户人家,房子一样的古朴,人也一样的纯真,不过这纯真因为接触外面人多了已经透着狡黠,他们这两年也学着在农闲时做点小生意,卖点山货,土鸡蛋了,山野菜了,野果了,有身手好的从山岩上采的太行灵芝,从深林中挖来何首乌,都是上好的药材。村里柴烟袅袅,一家农家饭馆有了生意,正在烧火,山里不缺柴,人们就地取来,节省点煤炭,柴火做的饭也有地道的农家味,客人也喜欢。我们在一个卖农家货的小摊前小憩一下,跟卖东西的大嫂攀谈起来,谈话得知,小村看起来有好几户人家,其实常住的没有几家了,都下户了,只剩几家年迈的,平时种种地,闲时卖点小东西,挣几个油盐钱。喝了点水,是山上的泉水,农家用皮管从山上接下来的,有点淡淡的甜。大嫂说再往里面就只有一条小道了,车走不过去,有攀山的客人,步行走几个小时,可以走到山巅之处,至于想到山最高峰,那就不容易了。正说着,见几个背着背包的外地游客从山里走来,他们说早七点就上去了,到现在下来已八九个小时了,说山里有一个水潭,潭上有瀑布。山里风景美,空气鲜,吸引得人不想下来。我们听了一会,说有时间再去看看吧。既然上山难,时间也不合适,我们只有回吧,下次尽兴吧。
(此文写于10年前,偶尔翻到,仅以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