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乡祭扫,说是回乡,也不是自己的故乡,是一个仅来过几次的小村庄,是公婆生活了五六十年的地方。
公婆在城里和我们生活了很多年,去世后叶落归根,葬在这个小村庄北面的山坡上。墓地周围是农田,也有扎根在旷野,一棵离一棵很远的树,树上偶有鸦群飞过,彼此呼应着说着话。
农田尚未耕作,电线杆像一个个十字架伫立在黄土地里。田野若有似无地泛着青,呼呼的春风吹着云没边没沿地铺开,薄的像纱。
记得婆婆总爱说“春风吹破琉璃瓦。”这云也是被吹破了吧。
天地空旷的无拘无束,天蓝的广阔洒脱,记得公公刚去城里时总说,“只有在村里,天才是天地才是地。”
现在他们葬在这里,感受这天地间的呼吸,看万物自然死生四季轮转,应该是很安然的。
按照乡里的习俗,老人棺材下葬前我是要先到墓葬里清扫的,墓葬里有一个小土炕,是放置棺材的地方,土炕边上还有小灶台。
当时我蹲在墓坑里,用笤帚扫的干干净净。所以现在来祭扫,一点也不害怕,只是觉得公婆换了生活的个地方。
婆婆很爱美,喜欢玫红色,淡紫色,本来想给她烧点衣服,但祭扫必须文明,防火第一。
每一个进村的路口都有两人带着红袖章值岗,对每一辆进村的车检查有无带携带纸钱等祭扫的纸品。所以只能献了花篮,倒是增加了天地间的色彩,比四处飞扬的纸灰要好的多。
婆婆是个爱花的人,想来这也应该是喜欢的。
墓地里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鞋子上身上都是土,便又想起公公刚去城里说的话“城里土少,没地气。”
那么,祭扫是让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知道尘世间亲人的记惦,也为了接一接地气吧。
想来节日真是个有情的事儿,同一世界不同世界赋予不同的节日以不同的方式沟通。
清明祭扫也未必是泪眼断魂,彼此记得彼此安好便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