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改变命运✔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实践者请进!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实践者请进!

作者: 张立藤 | 来源:发表于2016-12-17 21:35 被阅读313次

《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提出了一个火爆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现在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标榜自己为一万小时的实践者以凸显了自己的专业和毅力,我并不反对这种标签,只是觉得这个霸气头衔的主要作用是让心理支持行为!让自己咬牙一往无前的走下去。我也从不反对鸡汤,但我们可以不断的升级认知来让鸡汤更美味!不是么?

格拉德威尔是畅销书的作者,畅销书的作家当然是希望把自己概念解释的简单化,大家容易理解,这样才好卖嘛,事实上很多学术上的东西是比较复杂的。这个一万小时定律就是根据埃里克森教授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来的。

刻意练习

埃里克森就是《刻意练习》的作者,他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获得杰出的。《刻意练习》在今年11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了中文版,是一本很新的书了,也是一本面世即火爆的书。

埃里克森就说,一万小时定律的问题是夸大了长效时间这个单一的因素,其实必须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实践一万小时才有可能成为专家。而且有很多领域成为专家也不需要一万小时,还有一些领域是实践一万小时也达不到专业的。

今天藤子主要解读三个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训练可以铸就天才?

二、如何区分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三、刻意练习是什么?

一、训练铸就天才

七岁就举办大型音乐会莫扎特在四岁就可以分辨任何声音的音高,世界上都喜欢用这个例子作为天赋异禀而且天赋与生俱来的例子,然而2014年一日本心理学家招募了24个2-6岁的小孩子,对他们进行了一年的专业训练后,他们都具备了和莫扎特一眼的完美音高!而且莫扎特所谓的天赋也很可能是大量练习的结果,在他四岁之前他的父亲就一直全职的教他音乐了!而且训练强度比那24个小孩还要高!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我们所谓的天赋是可以被锻炼出来的,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就能激发出超乎想象的潜能!人的身体和大脑是有极强的适应性的,通过刻意训练,就能够改变身体的适应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创造天赋!

人的潜能有多大,是你无法想象的!

一般的朋友做俯卧撑能做几个?女孩估计连一个都做不了吧?你觉得俯卧撑的世界纪录回是多少呢?800?还是1000?

在1980年的时候,一日本大哥做了10507个俯卧撑!更夸张的是,在1993年,一美国爷们在21小时里做了46001个俯卧撑!吓死宝宝了!

这就是人的潜能!你我身体里都蕴藏着的潜能!

刻意练习

二、有效练习

我们之所以大多数人都并不出众,一件事做了很多努力都还是进步缓慢,那是因为我们做了太多的低效和无效的练习。

回想一下,我们高中的时候是不是都经历过疯狂的做了一堆不知道为啥做的题,会的做了一万遍,不会的到最后还是不会,在题海里被弄得晕头转向。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形成系统学习的方法,你问他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点,对应做了哪些提升的题目,有何具体的收获,统统不知道,因为压根没有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想想那些坐在角落里可怜巴巴刻苦学习加倍努力最后也没考上学的孩子吧!我现在还记得高中那些同学勤奋努力的样子!

我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当今的教育,大多数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艾德勒所说的基础阅读的层次!(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

很多人都在进行无效训练,有些认为天赋很重要,练习没有多大用处。看看上面俯卧撑的例子吧!诚然,从娘胎里刚出生的婴儿会自带很多性格,但是这些性格都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心态和方法。

人类都是早产儿,出生时像是刚出炉的一团融化的玻璃,人在出生后相对于别的动物依然有很高的可塑性。(见人类简史)

综上,有效练习不能于长时间练习,也不等于重复练习。只有正确练习才真正有效。话多了,赶紧说什么是有效练习。

有效练习是一种不断改进,积跬步至千里的练习。

有效练习是一种需要专注和认真思考的练习。

有效练习是一种需要获得及时反馈的练习。

尤其注意有效练习是必须跳出日常舒适区的练习

朋友们见过门口下了一辈子象棋的臭棋篓子么?天天的‘当头炮,把马跳’是不会获得进步的!有目的的突破舒适区的训练,才能慢慢成长为“胡同棋王”。

但胡同棋王离专业赛事还很远,为啥?因为我们还需要进行刻意练习!

跳出舒适区

三、刻意练习

要明白刻意练习,我们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那些努力训练到底是什么目标?是提高速度?还是提高技术呢?

都不对!我们真正需要训练的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如果有点抽象。咱们还是说下棋,观棋支招的那些外行看下棋就是一个个棋子在移动,能看得到两三步后续的发展就不错了。而对象棋大师来说,他还能看到棋面的优势和劣势,未来的走势和对应的可能应对方式。

象棋大师的认知结构和胡同棋王是不一样的。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心理表征的不同造成的。

对专家来说,他们可以把复杂的大量的信息组成一个个认知模块儿。以这样的模块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遇到新情况的时候,就快速的调出脑袋里的相关模块,从而在思考和应对的时候会更加高效!

记住刻意训练的本质目的,就是要建立这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实现质的飞跃。

判断刻意练习的严格标准是

1、你所练习的领域已经有了合理的发展方向,有一整套评价标准和专业练习方法。

2、你必须有个给你按步骤训练的导师教导你。

比如小提琴、国际象棋等专业领域,当然我们平凡人很难进入这种领域。

但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尽量用刻意训练的原则来发展自己,怎么做呢?

1、有目标:要有明确高绩效的目标,即应该实现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找专家:尽量找自己能找到的这个领域的专家、高手、课程或经典的书籍,甚至案例让我们有机会和这个领域里高手的心里表征进行比较,有机会学习经过宝贵经验积累下来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从而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3.做分析:研究杰出的导师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的原因,以来让我们改进。这些人物,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书里虚构的的,甚至是你在简书看到的一篇文章的作者。研究他们!

4.肯付出:跳出舒适区,不断的小步伐冒险、挺进!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只要把刻意练习的原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让自己的专精领域得到稳步的发展。

一万小时如何进化

Ps

有些行业没有有效反馈机制,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怎么影响整个流程或产品结果,甚至连经典书籍都没有,行业专家意见也不能确定的情况,我们改怎么办呢?

那么就要回到刻意练习的本质,让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及时的、高质量的反馈来提升效能。找有价值的案例,找差距,做经验总结,成立案例库,以备改进,记住之前说的刻意练习的本质——组装自己的认知模块,建立强大的心理表征!

了解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我们可以不再相信有天才这回事,所有天才都是练出来了,只要有理想、努力和方法,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

-end-

【学习之道】知“道”而学可得知矣!

【超级时间整理术】总有一款适合你!

【番茄工作法】战胜拖延的精进利器!

【怦然心动】的断舍离

相关文章

  • 【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实践者请进!

    《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提出了一个火爆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现在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标榜自己为一万小时的实践者以凸显了...

  • 2018-07-10day20+《加速》04+21天阅读写作自律

    萌姐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者,也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也是刻意练习的老师。 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

  • 2018-07-16day01+《加速》06+21天阅读写作自律

    萌姐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者,也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也是刻意练习的老师。 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

  • 一百分享系列:许岑的刻意练习实践论

    嘉宾介绍 许岑,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雅思名师,著名PPT设计师。“刻意练习”的实践者。 分享平台:一块听听 分享...

  • 刻意练习小组作业1

    背景 尹航同学发起的《每日刻意练习》小组,申请进入小组时提交了“自我介绍”(包含五个部分:基本情况、兴趣爱好、从事...

  •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原理是什么,刻意练习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刻意练习》这...

  • 对刻意练习的思考

    刻意练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刻意练习?如何才能做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什么? 我所说的刻意练习,是混沌大学的线下活...

  • 如何实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定义,如下图: 但同时又出现新问题:如何实施刻意练习?书中虽给出刻意练习的...

  • 粗读《刻意练习》

    读前问题: 1. 什么是“刻意练习”? 2. 刻意练习是在练习什么或者哪些领域需要刻意练习? 3. 怎样刻意练习?...

  • 你是习惯性过河拆桥了,还是????

    《刻意练习》之如何做到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应该有的正确观念 1、刻意练习构筑潜能,不受基因、天赋的限制。 2、刻意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实践者请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ha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