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军的“反格律”是怎么回事?

作者: 王振普_40d9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12:21 被阅读0次

诗人靳军,提出了“反格律”的主张,在头条尽人皆知。

我和靳军没有交流过,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以下的文字,有些想当然的成分。

我觉得,靳军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内心里涌动着许多感情或思想,用格律诗无法满意的表达。比如眼前的一泓清泉、一只飞鸟、一曲牧笛,都可能激发灵感,可是,要让这些灵感转换成某种感情、某种思想的时候,按照格律诗的要求,要讲平仄,要讲对仗,写起来不得劲,不能自由随意。而且他肯定思考过,千年之久的格律诗,形成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瓶颈。所以他提出了“反格律”的主张。同时,他的今人不能食古不化、不能事事效法古人、并对李白的诗歌提出了不同看法,格外引人注目。

我认为,靳军的这个主张和看法很大胆,难能可贵,应该受到鼓励。

靳军未必不知道,格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它的存在自有其中的道理。而且,爱好格律诗者人数众多。李白的“诗仙”地位,无人可以撼动。那么,靳军的问题出在哪里?

靳军对于格律诗的看法,还没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他分明感觉到了格律诗的局限性,但是他缺乏系统的理论的深刻阐述,他的主张由于没有强大的思想理论作为支撑,所以不能服众。我不知道靳军读没读过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诗界对于李白与杜甫的地位争论了很久,谁高谁低没有定论。但是,郭沫若先生这本带有明显的“扬李抑杜”的倾向的书问世以后,影响近百年,李白比杜甫明显高出了一截。如果,郭沫若仅仅以他大才子的身份喊一句“我看李白就是比杜甫强”,行吗?不行。人们折服于郭沫若先生那些文采飞扬的论述,那些逻辑严密的论证,至于谁高谁低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更何况,喜欢格律诗的非常多,其中有一些爱好者写得非常出彩,像诗道骏言、雕月书生等。我特别赞赏张小笨、童小汐的格律诗词,清新脱俗,流畅自然,读来特别舒服。在她们的心里,格律诗词的地位很崇高,在没有相当的前提下反对格律化,自然会引起这些人的反感,争吵就不可避免了。

靳军这个人很厚道,但是脾气很大。我们的网络中,以取笑别人、攻击别人、伤害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不在少数,靳军怎么会忍受这些呢?于是我们看到,一阵乌烟瘴气之后,只剩下他自己在那里怒目圆睁,余恨难消。

也许是出于心中的愤懑,靳军近期的言论有些极端,拿大诗人李白开刀。靳军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李白的有些诗,比如被靳军诟病的“云想衣裳花想容”那首,实在有些阿谀成分。但是不要忘了,追求功名富贵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他生活在鲜衣怒马、饮酒赋诗的环境中,得意时,“天子呼来不上船”;失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可是他的才气,在中国所有的诗人中,鲜有比肩者。不能从政治觉悟如何来评价李白,如果挑几首宫廷诗来指责李白,是不公平的。这和现在的一些人,没读过余秀华贾浅浅的其它作品,只盯着涉及到“性”的诗句说三道四,有什么两样?

不过,我还是赞同靳军的主张。文学创作中,最可宝贵的品质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至于这些主张对不对,合不合理,完全可以讨论或争论,在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是人身攻击。

相关文章

  • 靳军的“反格律”是怎么回事?

    诗人靳军,提出了“反格律”的主张,在头条尽人皆知。 我和靳军没有交流过,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以下的文字,有些想当然...

  • 组图:瑞雪中的西农

    来源:党委宣传部 靳军摄 靳军摄 靳军摄 靳军摄 靳军摄 靳军摄 支勇平摄 支勇平摄 龙清林摄 龙清林摄 ...

  • 雷军与丁元英 现实与小说

    雷军 顺为投资 通讯小米 丁元婴 私募基金 音响格律诗 雷军 人物简介.... .. 待续... ... .. 雷...

  • 画家靳军一一感悟

    靳军(久军),1964年出生于河南滑县,滑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协会会员,安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画家靳军——享受孤独

    靳军(久军),1964年出生于河南滑县枣村乡滑古营村。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

  • 杜工部集 反切

    我们注意到格律诗特别注重汉字读音的韵母与音调。但是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如何注音呢? 古人的注音方法是反,后来因为反这...

  • 2019-06-09

    “有任何关于钥匙的想法吗?”靳墨问。“呃,大家被抓的时候,你看到那些机器转门把或用钥匙了吗?”金桔反着问靳墨。“应...

  • 戏仿《击壤歌》

    骑牛而去,踏雪又来。不事雕琢,但写胸怀。一一格律于我何有哉! 嗯,也属旧作了。十年之前,在天涯充当了一回反格律派的...

  • 孤平为何是格律诗的大忌?

    孤平为何是格律诗的大忌? 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就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诗歌作品。而平仄格律在相替、相对、相粘、对仗、押平...

  • 1550年09月24日 庚戌之变

    明朝的“庚戌之变”是怎么回事?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鞑靼军俺答率军入古北口,兵临城下。首辅严嵩,不准诸将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靳军的“反格律”是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kd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