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心硬,一种心软。
心硬的人,心灵大概经历了太多的磨砺,对于悲伤和可爱没有感觉。比如海盗,比如屠夫。
我在延吉市的集市里曾经看到,在“活狗现杀”的招牌下,一些被杀死的狗被褪的浑身溜光,再用一种喷炉喷成焦黄的样子,狗头被喷得呲牙咧嘴,狰狞吓人。人心能硬到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是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大约有着对其它生命生杀予夺的权力。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强调了这种权力,而忽略了对其它生命的尊重。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屠夫在年关将近时买回一头驴,准备杀掉卖肉以赚回些钱来,当屠夫举起刀来的那一刻,驴扑通跪倒了,眼里滚落下硕大的泪珠,也是在这个时候,满院的鸡鸭鹅狗愤怒的狂叫起来。愤怒以集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使鸡鸭鹅狗,也有相当的震撼力,屠夫的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此时,驴生产了,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这个故事的教化意义很明显,即使屠夫,天良未曾丧尽,也有不忍下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以心硬或心软作为标准来褒贬一个人,但是,心硬者暴戾,心软者善良,大抵是不会错的。如果我们追问一下,比故事中的屠夫心还硬的人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
鲁迅先生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揭露非常深刻,无人可及。但是,先生不曾提到过国民劣根性里的“心硬”。心硬如铁,封闭的心灵里吹不进一丝春风雨露,抓住把柄,就要弄死你。最凶险的国民劣根性,恐怕就是这个“心硬”。人心是如何变硬的,很复杂。至少,我们看到网络中毫无怜悯之心、恶意中伤他人的现象越来越多。
写到这里,我想问一些人,你所攻击的作家,有没有可能是无辜的?应该说,有一些人,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爱国的角度出发,认为有的作家十恶不赦,踏上一万只脚也不解恨,这个情有可原。问题在于,有些人,明明知道,他所攻击的作家是无辜的,还要没完没了的恶毒攻击,心硬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就拿方方捐款这件事来说,在陈行甲提供的证据面前,我们为什么还要质疑原始票据的模糊呢?辩无可辩,又说什么即使捐了,那也是脏钱,那也没安好心。其实就是说,反正要弄死你,不捐不行,捐了也不行。心硬如斯,让人无语。
心硬的人可成大事。然而,我们老百姓并不喜欢心硬的人,我们喜欢心软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