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门知识(10)--五明

佛门知识(10)--五明

作者: 金碧辉煌 | 来源:发表于2021-12-21 13:32 被阅读0次

    五明是人生宇宙精神与物质之整体作用,绝非仅世间五项科学而已,任何一明都含无数的世间科学;凡一切美好光明的、有益众生的,谓之明,五明需靠佛法的修证而获得。

传统五明学分大、小五明,大五明是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小五明是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实际上,五明不是这么狭隘,而是将宇宙之万有归纳为五个方面,称之为五明、五暗,开敷出宇宙间一切美好的、利益众生的概之为明,迷在昏沉、不祥的概之为暗,这才是佛陀的五明真谛。

妙谙五明 真正的“妙谙五明”,是要对五明以般若妙明而所开肤的智慧,达到圆融无碍的造诣。而且不管哪一明,都必须超乎常人同行者所达到的成就。

(一)声明:要求文字语言无所不精,其表现是博古通今,著书立说,诗词歌赋,文章演说,辩才无碍,不加思索即出口成章,并且字字珠玑,段段妙理,周全圆润。如果某高僧大德、善知识的文章语言辩才未达到上述标准,不能称为声明。

(二)工巧明:即是人的智慧能得圆融,能操纵世间有为法之逻辑结构,表相宣色,种种精道技巧工艺无不全备,包括工、农、商、书、算、计、度、数、印、营造一切工艺之美学技巧,尤为抓神定位,毫厘不差为至高。譬如雕塑,见人或物,即能以泥等物,外塑造其形像,内凝发于神彩,又如书画,除能造其形像外,更能寥寥数笔或万千笔著,而能使其物其形即人鸟走兽,山河大地,水草鱼虫,花木土石无一不信手挥来。若此项工艺未能圆融,或与世间同行高手平等无二,只能通达工巧明,不能称为“妙谙五明”。凡按“妙谙工巧明”标准而论者,必须超过世间同行专家之工艺技巧。如果是某高僧大德、善知识,在这些方面造就平平,决不能称“工巧明”的。

(三)医方明:医方明者是中、西、针、艾、内、外、儿、妇等科无所不通,必须超过世间名医,方能称之妙谙医方明者。若与世间医生平等医术,只能称之通达医方,不能戴上“妙谙”之帽。若某大德高僧、善知识,不俱备以上条例和层次规定,当然就不是此列之类了。甚至连药性都不懂,病也不能治,怎么能谈得到是“医方明”呢?

(四)因明:善解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对有为法和无为之因果关系洞察入微,识解谛相,因缘生法,三世真理为因明。若某某高僧大德对此平平,不能称通达因明,更不能称“妙谙”!

(五)内明:主要指佛教修学的内证功夫,如显宗论谛之道的内六根,所对六尘境,识随中起,十八界故,了其因缘和合生法,事相本空,以般若智照,悟澈色受想行识,声香味触法,悉皆无自性,本原无生灭,人天宇宙,理体一谛。又内明者,于瑜伽行者中,可谓身中之大千世界与身外之大千世界无二无别。心风明点之故,能洞察其生老病死因缘生法,本体实有,当体是空。空亦非空,即显妙有;妙有非有,幻化成空。如是之道,于有实证,并能运用周转,是为通达内明。如在此道上,一窍不通,或寥寥肤识,即称具有内明者,实为“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实乃罪过无穷。是“妙谙五明”者必须圆融以上五条规定,缺一不可。缺一即为四明,缺二即为三明。如此类推,即可察见真伪。

一切正知正见和完整法义依当代住世佛陀说法为准,谨遵南无释迦牟尼佛教戒!

相关文章

  • 佛门知识(10)--五明

    五明是人生宇宙精神与物质之整体作用,绝非仅世间五项科学而已,任何一明都含无数的世间科学;凡一切美好光明的、有益...

  • 离师无法,离法无成

    所谓明师,是指大彻大悟,明白道理并能指导他人修行的老师。佛门又称谓“善知识”。密宗称谓“上师”。“明”师非同“...

  • 佛门知识(5)--声闻

    声闻,闻佛说苦集灭道,四谛之声,而得悟道。就听到佛陀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么四谛呢,就悟了道,悟了道就证...

  • 离师无法,离法无成

    离师无法,离法无成 所谓明师,是指大彻大悟,明白道理并能指导他人修行的老师。佛门又称谓“善知识”。密宗称谓“上师”...

  • 佛门知识(69)--障盖

    优檀尘印 前天 要照世尊的说法,才能扫除一切垢障,那么光明才能现出来。尤其是菩萨,要以六度万行为主,那么般若...

  • 佛门知识(78)--不执着

    #佛陀12 #佛教知识16 今天,再三给同学们讲清楚,千万做到不要执着,不执着就是虽然有一切冷暖寒暑、刺激、...

  • 佛门知识(71)--觉有情

    菩萨必须要以渡众生来修自己的行,渡了众生,这个才养成慈悲的圆觉之地,所以说渡众生,为众生传法、讲经等等方便法门...

  • 佛门知识(7)--缘觉

    梵语Pratyeka-buddha。旧译为辟支佛,意译为缘觉,也作独觉。一般谓出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

  • 甘肃甘谷大像山永明寺首座觉来正法和尚像赞

    产生甘谷,剃染像山。弃戎从僧,投身佛门。五台受戒,云居坐禅。任职卧龙,接法湛山。佐助永明,任劳任怨。匡复祖庭,克勤...

  • 赵孟頫为中峰禅师书《心经》册页

    中峰明本禅师是元代佛门高僧。赵孟頫对中峰禅师非常敬仰,礼之为师。 按照佛门习惯来说,一般抄写经文,提倡用正楷字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门知识(10)--五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lx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