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的端午(2)

故乡的端午(2)

作者: 兰若_f318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23:06 被阅读0次
二.挂葫芦和插艾

插艾,应该是端午南北共同的习俗。艾,就是艾草,有股特殊的香味,能驱虫防蚊,是个好东西。到了端午,无论南北,差不多都已入夏,蚊虫渐多。插艾,最大的实用性莫过于此吧。

不过,在江南,与艾草捆绑在一起的还有一种又高又直的草,叫菖蒲。它形似利剑,因此与艾草捆绑在一起,也许又多了一重斩妖除魔驱除不祥的含义。

我的故乡干旱少雨,未见哪里长有菖蒲,所以我在故乡时家里只插艾。把艾草插在各个门楣上,里外各个窗台上也摆放一些。

端午的艾草,一般都是端午一清早出去采回来的,不用刀割,是连根拔起的,还带着清晨露水,很新鲜。除了插艾,我们还揪一些艾叶放在洗脸水里洗脸,据说可以明目。

艾草的作用很大,还可以多采一些回来,晒个大半干,拧成艾绳,夜晚点燃用来熏蚊子,就是天然的蚊香。

有时寻不到艾草,就用艾蒿,用来熏蚊子,味道和功效是一样的。

在江南,人们则把艾草煮熟揉进米粉里,清明时用来做青团。

话题似乎有点扯远了,再转过来。

没有菖蒲驱邪,我们用的多是桃树枝。

自古,桃树就有很好的寓意,夸父逐日道渴而死,拄杖化为邓林。这邓林便是桃林,成为勇敢奋斗精神的象征。陶渊明的理想世界便是人人都向往的世外桃源。桃木还有驱邪的功用,印象最深的就是姜子牙的桃木剑。

和桃树枝配在一起的,是葫芦。我猜想,是取其谐音“福禄”,寓意福禄双全幸福安康。最初的葫芦是人们买了彩纸自己折的,有双耳的,也有四个耳朵的。小的时候,端午叠葫芦,是孩子的乐事。后来,集市上有卖百褶葫芦的,外形跟真的葫芦更像,有双肚的鸭葫芦,也有一个肚的大葫芦,无论颜色和样子,都更好看。人们把葫芦拴在桃树枝上,红的葫芦,绿的桃枝,插在大门上,就像过年贴的春联和挂签一样,喜气洋洋,顿时,节日的气氛就拉满了。

中国的节日总是带有这样的浪漫色彩,人们也总是在普通平常的生活中,用这样一种仪式来成全它的浪漫。


相关文章

  • 故乡的端午

    几天前天打电话回家,老妈正忙着收油菜(籽)。 是的,就是春天很多人赶趟儿去乡野看的油菜花的油菜。老妈说立夏过后没两...

  • 故乡的端午

    近日一直看着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之味》,不免有些嘴馋,加之端午快到,故写此文章纪念一下即将...

  • 故乡的端午

    谨祝各位端午安康! 从十七岁离开故乡,而今己过不惑之年,二十多年在外,没有在家过过端午节了。虽然年年过端午也吃棕子...

  • 故乡的端午

    端午时节,独居南宁,辗转奔波,只为寻找售卖甜粽的店铺。而恰恰又会因找寻得到,而喜出望外。这几乎是三年来,每每端午都...

  • 端午——故乡

    端午现在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上半年每个月的一个小假期,再多一点就是一般已经热起来了。我对粽子什么从来不怎么感冒,如果...

  • 想起那年端午时

    想起那年端午时,游子相约回故乡。 那时的故乡,有古稀的父母,有寡居的三嫂。 故乡好奇怪,端午竟然定在五月十五,说那...

  • 端午节遐思之2

    端午节遐思之2:闺阁之女偷望相公 /杨见遇 故乡的风俗 端午前夕 新娘必须带上新婚的夫君 赶回娘家省亲 未婚的女婿...

  • 故乡的端午(一)

    农历五月,故乡的山野开满了栀子花,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纯纯的花香。在夜晚,萤火虫低飞,天上朦胧的星光,地下摇曳着点点...

  • 又逢粽叶飘香时

    又逢粽叶飘香时 端午来了,又是粽叶飘香时,节日的欢喜在思念中飞回了儿时的故乡。 故乡的端午节是要...

  • 2016-06-11

    端午假期 端午假期还没有结束。假期前回了一趟老家。有了小孩以后,每次回故乡都是匆匆就走。 果然,回不去的那是故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端午(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qi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