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作者: 徐徐思卿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23:14 被阅读18次

今天读完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私以为这是一本不需要书签的书,有种奇特的魔力让你欲罢不能。在我有限的读书经历中,除了以前盲目无知追随修仙小说外,这是我第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

文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悲情的一生。年少时放荡不羁,吃喝嫖赌,无所事事,最后更是由于赌博而倾家荡产。中年被服兵役,但大难不死。儿子有庆由于输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幼时生病致残,好不容易嫁到个好丈夫,却又死于产后大出血,妻子家珍勤劳贤惠,却得了软骨病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在工作时被水泥板压扁,唯一的外孙苦根却又因饥饿贫困食多了豆子被撑死,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文章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期间穿插了国共内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等近代中国最重大的社会变革。

看书的时候,一会儿觉得福贵惨不忍睹,一会儿觉得他坚韧不拔,一会儿觉得苍天不公,一会儿觉得命运无常。但是如果只是流于表象,跟着情绪漂流,把《活着》这部书简单理解成贫穷的人们遭受到的苦痛与折磨以及他们体现出的坚忍与顽强,那就落了下风;又若是理解成对社会和时代黑暗面的控诉,也不够格调。更不是教人不要无病呻吟或是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这些都偏离了作者本意,亦拉低了小说本身的档次。

我们的世界从来不缺励志颂歌和比惨文学,也不缺对这个无情世界的控诉之类的作品。其实作者通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对比让读者自然感悟到这个道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作者将主人公福贵生命从最初开始所添砖加瓦塑造的一切击打得粉碎,最终使其变得一无所有。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其活着的状态,从而说明活着与一切外在均无关,活着就是活着,并无其他意义,即使有些悲观。

福贵曾经拥有豪奢大院,忠诚奴仆,百亩良田,典型的含着金汤勺的富二代。虽然因为赌博破产了,虽然破产后有想过自杀,但是他仍然活着。所以活着与财富并无关系。

福贵的母亲,凝缩了中国传统母爱对爱子浓浓的亲情,一直溺爱着他。福贵的父亲,虽然怒其不争,但仍然还是为他着想。福贵的妻子,数十年来无怨无悔的一直跟着他。福贵的孩子,懂事乖巧,听话孝顺。即使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纷纷离去,但福贵还是坚持活着。所以活着与亲情并无关系。

福贵拥有友情,且是过命的交情。春生和他一起推过炮,躺过死人堆。虽然因缘巧合,春生间接害了有庆,但二人的友情毋庸置疑,所以,春生死后,家珍还是劝解了富贵。战友离世,福贵也没有死去,所以活着和友情无关。

还有福贵与龙二的仇恨,与家珍的爱情,与苦根的血脉联系,即使大仇得报,即使夫妻二人天人永隔,爱情只能化为相思,即使苦根离世,唯一的血脉中断,福贵仍然活着,所以活着与这些统统没有关系。

福贵并不是乐观豁达或被命运折磨地坚强无比,他只是被生活剥削得一无所有了。他对于生活已没有了寄托和希望,自然也就没有了绝望。

无论是否拥有亲情,爱情,友情,财富,梦想,执念,传承等,福贵都活得好好的,虽然生活状态不一样,但总归是活着,这证明活着与我们平时赋予的许多美好正面的东西并不相关。其实呢,这些仅仅是我们人生中的附属品,因为有了我们,这些才有意义。而我们大多数人,在思考这些问题,也许都是反过来的。

所以呢,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别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了,因为答案是已知且固定的。但是令人宽慰的是,我们有思想,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和行动去选择度过怎样的一生。

说点题外话:

说实话,在刚刚读完小说的时候,我是没有理解小说的主旨的(到现在估计也没有真正参透),最多的是对人物命运唏嘘而已。至于能写出以上的文字,都是结合网上的书评和自己的一些感想糅合而成的。写这篇文章,对我来说确实挺艰难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写过一本厚重书籍的书评,最接近这次工作也就是初高中老师强制性要求我们写读后感了,但是那种读后感格式固定,而且感受也没有要求从全局把握,只需要从一点切入即可,谈到的感受和体会既宽泛又没有实际意义。在这次的阅读中,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思考力在以前的教育中并无长足的进步,这真是一个让我悲哀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以前有时间却不爱读书,现在却拼命挤时间阅读,但好在还能醒悟过来。

理解力差是一方面原因,但还有可能是只读了一遍的缘故,两相叠加作用,导致吸收效果很一般。以后有时间的话再重读第二遍,再回过头来看这篇小说,看看有没有新的体悟和发现。至于写作难下笔,也有可能是初次尝试书评式文章的缘故。

另外再说下文章的语言,许多细节非常感人没有煽情,没有铺垫,没有渲染,可以称得上是平静。尤其是写福贵和叙述者的互动的时候,并没有使用任何情绪化的词语。福贵其实是不用评价也不涉及喜爱憎恶的,一旦作者对其加上了感情色彩这就要写砸。在他身上什么都被剥去了,叙述者看他只是白描,人类赤条条的时候的样子。没有可爱的地方也没有可恨的地方。仅仅是活着而已。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9天

相关文章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活着?

    文/木头姐 《活着》——余华 ——( 读之有感) 活着,在辞海里也不...

  • 活着!——读《活着》有感

    书中主人公是福贵,一个与同叫“福贵”的老牛一起生活的老人。一人一牛,同样走在人生暮年。“我”不经意间与福贵相遇...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的意义

    ------------------------------读《活着》有感 一口气读完《活着》,中间泪目了好几次,...

  • 读《活着》有感

    这本书是在我高中的时候读到,那几年总觉得自己过的很不舒坦,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习的压力,看完这本书我顿时觉得原来只...

  • 读《活着》有感

    当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 看过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不禁感叹生活是一口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 或好或坏或大或小 不得而...

  • 读《活着》有感

    去年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浅读了一下余华的《活着》,一直觉得应该写一点什么,就算再浅显的道理也得写一写,毕竟也曾为此打...

  • 读活着有感

    「人是为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这既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语,又是一个悲哀得无法再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ra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