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思绪

作者: 蓝矿 | 来源:发表于2024-09-28 15:38 被阅读0次

    1

    人在许多方面不可能两全其美,自己缺乏什么,就往往无法可靠地得到什么方面的恩惠。比如不讲道义的人,相比那些讲道义的人,有时会得不到道义的支持,因为别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宽容他人的人,当他要求他人宽容时,往往就是临时抱佛脚了。那些轻视或无视科学的人,他们更容易受到歪理邪说的欺骗,被别谋财害命者的忽悠所坑害。至于那些媚俗者,更不太可能得到媚俗以外的东西。

    2

    暂时的成功既是人生的骄傲,又是命运给未来挖的一个深坑。许多人由于暂时的成功,以至于得意忘形,趾高气昂,拎不清自己的斤两,而且形成了顽固的路径依赖,开启了守株待兔模式。也有一些自我要求很低的人由于相对的成功,从而失去了继续奋斗的目标,渐渐变得不思进取与精神萎顿,生活自由散漫。

    人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江,江面上常常千帆竞发与百舸争流,但有人像是一艘生锈的旧船,被成功之绳栓在了江边,长年累月不再生火启航。

    生活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童话,所谓的成功者如果不去学习新知识,拒绝接受新事物,麻木自己的思考,松懈自己的行动,结果将大概率被不断进步的潮流所淘汰。

    3

    各方面条件不如别人,生活态度消极被动,对于前途缺乏信心,加上思维懒惰的人,他们更容易迷恋集体主义。因为集体的力量可以抵消掉他们的无力感,给他们提供搭乘便车或滥竽充数的机会。集体获得的荣誉又能够满足他们的自尊心或虚荣心。借用集体的名义、人多势众的打劫和杀戮,则可以缓解他们的嫉妒心,宣泄他们的仇富心理。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也可以通过集体行动去伸张正义。集体的行动即使发生错误,由于法不责众效应,可以免去他们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

    集体主义无疑有着它的众多好处,这在许多教科书上已经讨论过。并且以我看来,人的终极价值除了上帝外,是无法完全脱离集体的评估和确认。

    但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的重要度的不同排序,则是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那种动不动用集体绑架个体,用集体利益压制个体自由的做法,往往既泯灭了个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削弱了集体的力量和利益,又有使集体具有误入歧途的可能。尊重个体的自由,维护个体的智慧、力量和才能,同时帮助与鼓励弱者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集体,才能激发出和个体无穷的能量与创造力,并且拥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和光明前途。

    4

    有许多人一只脚跨入了现代社会,另一只脚却依然停留在中古时代。几百年后,当后人了解到这几代人的思想观念后,会比今人笑古人发出更大声音。

    5

    过分的想当然和理想化总是会闹出许多笑话,因为人每天面对的,不但是一生下来就哭闹的他人,而且是一生下来就哭闹的自己。

    按照叔本华的说法,不停地向上生长的意志,总会跟自身以及世界发生矛盾,但是那些头脑简单的理想主义者始终看不明白这一点。

    6

    人与生活被语言塑造,有什么样的语言,或者习惯于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后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然后造就什么样的生活模式,在此我想起维特根斯坦,想起他的哲学向语言学转向的划时代革命。

    7

    世上不乏极端自私的人,这些人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就举双手支持,凡是不利于自己的事就举双手反对,凡是跟自己无关的事情就不闻不问。

    极端自私的人很少会获得他人的肯定。当然只要是人,他就不可能毫不利己。但区分一个人是自私还是极端自私,就要看这个人在判断问题时是否有“凡是”二字,因为一旦有了“凡是”二字,天下就失去了公理和是非,世界在他眼中成了丛林社会。

    8

    经历过WG的一代人,其语言的惯性和路径依赖流传至今,这在每个人的言谈以及作文的字里行间都能表现出来,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WG式的。这些人身上的文化底色还是那种权力跪拜、等靠要、救世主、让渡个人权利、跟风媚俗、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和天降馅饼的弱势文化。并且他们依然像是长不大的、感性肆恣的巨婴,待人接物始终有着深刻的弱势文化特征。

    9

    有些连独自出远门都害怕的人,他们对于打仗倒不怎么的恐惧。那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人内心空洞较多,不能独自跟自己相处的缘故。

    至于打仗是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本身即使会有生命危险,但其好处是战争的呐喊和叫嚣可以让人发泄身上的兽性,可以自欺欺人地暂时忘却孤独,也可以以此填补内心的空洞。

    10

    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讲先要善待身边人,邻人自然会尊重他,甚至慕名而来。对亲近的人不礼不悦,却对外人跪舔谄媚的人,他想以此哗众取宠且沽名钓誉的话,结果往往是既怠慢了身边的人,又要让外人看笑话。

    11

    网络上有不少三俗之人:一俗是他要么不点赞转发文章,只要点赞转发的文章,都是点赞量有10万+的,二俗是他动不动将“正能量”之类的大词挂在嘴上,三俗是他爱好沉浸于各式心灵鸡汤的口号以及类鸡汤说教。这也是一种自己不动动脑子的思维懒惰的集体病。

    12

    有些国人的最大毛病,就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这些轻慢和轻浮体现在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但是一旦遇到反作用力,就仿佛受到窦娥冤似的不停地哭爹喊娘。

    13

    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可以造就现代人的底层逻辑?原因在于那些被书中教条观念捆绑的人,他们满脑子计划经济的话语,加上长期以来关于金钱肮脏的偏见,这些使得他们表现为对于金钱的精神分裂,也就是既崇拜又轻视,对自己有利时就去崇拜,对自己不利时就去轻视,这样的态度体现在待人接物上,就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拧巴和纠结。

    以上这种心态在经过WG“灵魂革命”的一代人身上多少存在着,于是他们无法做到逻辑自洽,双标三标屡屡发生。

    在此我想起哈耶克的话:无论如何,一个有钱了才有权的社会,要比一个有权了就有钱的社会要公平一些。

    14

    如果没有大的科技革命的续命,美国式的消费和生活模式似也不可持续,至少目前已经反映在全球气候变暖上。如果今后地球平均气温越来越高,除了各国沿海城市被淹没外,加拿大、北欧、丹麦的格陵兰岛、俄罗斯甚至南极洲这类地方,倒是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

    15

    识人一是看他的三观和言论,二是看他的行动和待人,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无论三观言论还是行动待人,如果对两者分别考察的话,那么它们都可以伪装一时,如果两者放在一起考察,即使考察的时间不够长,但是对方想要伪装和忽悠就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随着对于人事的约束条件增加,事情的偏差度和不确定性必定会跟着减少。

    16

    谈论气候变暖是比较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即使南方张三的家乡依然经历着高温,但此刻北方李四却盼着地球平均气温再升高十度左右,这样他们家乡的经济就有大的可能重新发达,同时房价跟着像火箭般飙升。至于俄罗斯、加拿大、冰岛和丹麦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气候变暖应该是求之不得。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众口难调的议题。

    17

    这个社会的尴尬是:底层社会变现为较多的粗鲁,上层社会体现出较多的虚伪,一部分富起来的中产阶层,往往容易集虚伪和粗鲁于一身。

    18

    世界上那些听上去美妙动人的目标,大概率是大大小小灾难的起源,比如阿根廷的贝隆和贝隆夫人,南非的曼德拉,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美国的奥巴马,更加惨无人道逆天而行的则是红色高棉的波尔布特。

    19

    有些感性思维发达,且具有艺术感受力的人往往富有生活情调,这是个人之长。但艺术归艺术,生活归生活。在生活中,对待生活琐事包括生老病死比如求医问药等,则需要使用理性思维,拥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能任情使性。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是某些地方某些类型的人的通病,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更需要学习并接受西方人的理性思维,需要多接触西方思想家们的思想,多读各种名著,但需要少读权谋术,鸡汤文,宫廷戏和市井小说书。

    20

    多跟对自己有善意的人交流和交往,应付那些对自己满是恶意的人纯粹是浪费时间。

    一个人如果对你有善意,如果他内心尊重你,那么他即使批评你,也是出于是否道义的角度,并且会换位思考你的处境,也能够放下个人的成见。

    至于别人的批评并非全部代表恶意,别人的赞美也并非全部出乎善意,世上有许多让人入坑的赞美。有阅历的人自能分辨出善意批评和恶意攻击、真诚赞美和故意忽悠之间的本质区别。

    21

    生活中,科学是科学,艺术是艺术,这两者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救场,但不能相互替代。这些道理需要深刻理解。

    人的感性是先天的,人的意志的力量十分强大,人更多的是受到感情的支配,所以所有的哲学理论,都被打上构建这种理论的原创哲学家的个性和偏好的烙印。

    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具有先天的理性或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动物们则没有或者它们的理性低了许多层次。人的理性已经进入了创造层次,动物们即使具有理性,也是处于接受和反应的层次。

    22

    理想和现实的适当搭配,是人生走向自由和充实的关键。太过理想的人容易陷入华而不实,太过现实的人又表现出俗不可耐。今天的美国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理想者和现实者都不能跳出自己的路径依赖,他们涝的涝死,旱的旱死,单面人和单面人进行厮杀。理想和现实的三七开才是世界的正道。

    23

    为何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应该是生活的标配?因为理想主义能够让人做成功那些看上去做不成功的事情,现实主义则能够让人规避或者少去做那些注定做不成功的事情。

    24

    为什么生活中需要仪式感?我认为人性的田野是由感性的土壤构成,理性再茁壮,如果离开感性的土壤,它也不可能生根、发芽、成长与结果。通过一定的仪式,人的理性就能得到感性的确认,理性在仪式中回家。

    所以理性是逻辑的,感性是艺术的。当人的理性走不通,逻辑发生悖论时,感性就暗示艺术出来救场。艺术赋予生活最终的意义。

    25

    世上为何会有战争?战争的起因有多种多样,但主要少不了以下因素,它们是:饥寒、贫困、匮乏、压迫、奴役、强制、不公、缺爱、冷漠、嫉妒、仇恨、恐惧、媚俗、偏狭、敌意、迷信、盲从、依赖、隔阂、崇拜、空虚、无聊、权欲、贪欲、愚昧和无知。

    说到底,物质与精神上面的贫困与匮乏,由此造成的奴役、敌视、混乱以及会引发人间严重嫉妒心的不平等,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战争的起因与根源。

    消除战争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力发展经济,健全良好的法治,建立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关心、激励和帮助弱者,把权力关进笼子,释放民众的自由与活力,让社会产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得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将人间的匮乏、愚昧、无知、奴役、不公、仇恨、嫉妒、媚俗、无聊与恐惧等战争促发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就自然能够永葆世界和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年9月思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tr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