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动物 马戏 与马戏人

动物 马戏 与马戏人

作者: 董記煎餅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1:43 被阅读0次

都是和动物打交道,马戏表演者认为,自己驯养动物与动物园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是我们指着吃饭的家伙,我们甚至照顾的比动物园更用心。”然而在动物园看来,“驯”这个字本身就是落后的,因为它包含了按人的思维改造的意思,这种根本理念上的分歧,使得分手成为必然。

9月7日,广州动物园动物行为展示馆,黄迎志的马戏团迎来了最后的告别时刻。

8月30日,广州动物园发布公告,称该场馆租约8月31日到期,未来动物园将收回场馆用于动物科普用途,不再进行动物表演活动。黄迎志不认可这种做法,和园方僵持着,又拖了一个星期。

售票处的喇叭里,传来感情投入过剩的女高音,是上个世纪末少儿节目主持人常用的语调——“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小朋友们……在这里,愤怒的狗熊将表演难度很大的汽车和耍棒;深受人们欢迎的喜剧明星猴子和猩猩,将表演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绝技;当然啦,骏马和山羊也要献上他们的精彩节目……”

这段广播录制于1993年9月,那时他的马戏团受邀来到广州动物园,进驻动物行为展示馆。这期间马戏门票从3块钱涨到20元,周末去动物园看马戏也从一种时髦风尚逐渐演变成“老广的记忆”。他没想到,在被邀请来到这里24年,五次续租场馆后,会被要求离开。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大量动物园新建或扩建,出于吸引客流和增加观赏趣味的原因,开展动物表演成为不少动物园的选择;而相较于过去传统马戏流动演出,不用奔波和有稳定收入对马戏艺人同样是巨大的诱惑,双方一拍即合。

但近年来,从动物保护的角度,马戏表演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2013年,住建部发布《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要求各地动物园“杜绝各类动物表演”。此后包括南京、上海等多家动物园在合同到期后选择对相关表演团体进行清退。

动物园方面说,这种“分手”,本质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

 

1.

动物行为展示馆内,一位带孙子的爷爷描述着当年马戏的辉煌——全家老少一起出动,孩子们都趴在离铁网最近的栏杆上,老虎越过一个火圈,全场爆发出喝彩声。“现在,”老人晃了晃手里的手机,意思是,娱乐方式多了,马戏已经不能吸引人。

当天是周四,广州动物园内逛公园的人不多,仅有的四五位家长都是被孩子“要挟”着买了票。

在动物展示馆外墙上,马戏两个大字下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刷成鲜艳的红色。2008年,马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迎志一度以为属于马戏的“黄金时代”到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翻新着场馆,顶棚、地面都是去年刚换的新的。“谁能想到局势变得这么快。”

从表演上,马戏仍然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一只猩猩穿着“戏服”,转着圈走到舞台边缘。那里放着一套架子鼓,伴随着鼓槌挥动,有节奏的鼓点从猩猩手中流出。一段演奏之后,他还会把手高高举过头顶,做出鼓掌的动作,像人类明星一样索取掌声。现场几位小朋友显然是觉得这只猩猩和动物园里看到的不太一样,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叫着,被猩猩注意到,于是本来已经朝后台走去的猩猩又扭身回来,敲了一段“返场”。

然而这种表演形式本身,正遭受最大的争议。动物保护组织“拯救表演动物项目”拍摄的一段纪录片中显示,在训练狗熊双腿站立行走时,狗熊被用铁链拴住脖子,铁链的上端被拴在高处,放下来的长度刚好够狗熊后腿着地。这是在训练老虎打坐时,驯兽员手持长棍,如果有哪只老虎没有像投降一样举起爪子,长棍就会戳向老虎身上……

在台前,表演的动物被冠以“聪明”、“通人性”、“可爱”的头衔;然而这背后,马戏艺人对背后的训练和饲养过程讳莫如深。

每次有人提到马戏表演虐待动物,他都要纠正说不是虐待,是“管教”,语气就像是乡村教师谈体罚学生,“现在哪有人真打啊,那都是自己指着吃饭的家伙。”黄迎志说。他不认为自己是在利用动物,在他看来,驯兽员和动物是有感情的。

然而这种感情并不能被一般人所感知,被问到这些20多年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动物,驯兽师尹东凤想了一会儿,腼腆地笑笑,“印象都深刻。”表演的狗熊被他们简单的命名为熊大、熊二,“都是刚来的时候我们随口叫的,叫习惯了。”

在黄迎志的团里,表演时演员都不带鞭子或棍子上场,动物也不栓链子,在黄迎志看来,这已经是足够“文明”的标志。被问得急了,他拍着桌子跳起来反驳,“这就和体操一样,练这一行哪有不吃点苦的。自家小孩不听话还要踹两脚,何况动物。”

2.

赵贺也这么认为,他是安徽宿州蒿沟乡一位普通的马戏表演艺人。“动物通过出卖劳动获得食物作为报酬,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赵贺不太愿意多谈动物保护,“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你再怎么说也就是这样。”除了像其他马戏从业者一样强调自己不存在虐待动物的动机,他试图说服记者认同一种“多劳多得”的逻辑。

坐在房间里,61岁的宿州埇桥马戏协会的秘书长张永恒反复讲一句话,“不要苛求马戏艺人。不要忘记,宿州马戏本来就是一帮农民搞起来的。”之前当地申报马戏之乡还有非遗,就是他组织的材料。

他介绍说,宿州马戏起源于南宋末年,当时战火不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走上卖艺为生的道路。最初的马戏就是人在马背上表演的杂技,一直到清朝末年,人都是马戏表演中的主力。到民国时期,因为当地的马被作为军事物资征收走了,当地人才被迫尝试训练动物加入表演,并进一步奠定了近代马戏表演的表演风格。

现在的蒿沟乡分布着“赵、孙、李、尹”四大马戏家族,据说有的人家喂养的一二级保护动物有上百只。

村子里,一户人家正在训练“猴子骑羊”,羊被拴在一根柱子上做绕桩,而猴子则被一根铁链拴在羊脖子上,据说是为了训练猴子和山羊的亲密度。一旦猴子想要离开羊背,就会遭到驯兽人挥舞着棒子恐吓,而如果能长时间坐稳在羊背上,则会被奖励休息一会儿。

最终,动物据此形成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在表演时山羊绕着场地走,猕猴在羊身上做出倒立、翻身、跳跃等各种动作,“这就算驯成了。”据称,这种训练往往要持续数月之久。

对于动物保护组织描述的一些说法,赵贺显得不屑一顾,“还有说什么我们把老虎杀了,取虎骨做成虎骨酒的,你问问他们看谁杀了,我不信他不怕坐牢。”他说,现在几乎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电子芯片,动物死亡,是相当严重的事件,需要层层上报,如果发现饲养有问题,还会追究饲养者的责任。

即使顶着“中国马戏之乡”之称的名头,在安徽宿州,马戏的日子也并没有好过多少。本地唯一的马戏表演场所“百虎园”已经转型做了动物园,马戏馆大门紧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只有重大节日或活动,才会搞马戏表演。

赵贺是到外地演出,他不断抱怨去外地搞演出手续越来越繁琐,除了必须的野生动物驯养证以及文化部门开具的表演证外,每次都需要办理单独的运输证,运输证上除了需要本地和演出地林业部门盖章,还要标明沿途经过的地市,在运输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被查。

马戏这两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不少马戏团长都表示,现在出去表演,一半以上都是商演,这种在楼盘开盘或是商场开业搞得演出,不向观众收门票,就图个人气。相应的,马戏团也只能拿到为数不多的固定金额。

十一是旅游的旺季,也是马戏的“黄金周”,赵贺家大多数动物已经转移到演出的地点,过两天他和妻子也要出发。作为流动马戏大棚的演出者,他们严格遵循过去留下来的习俗,夏天向北,冬天往南,“不然太冷太热,动物要生病的,”他自嘲了一句,“这世界上哪有好挣的钱呢?”

3.

巡回演出太苦,而拥有一座固定的马戏馆又太奢侈,赵贺一度很羡慕像黄迎志那样和公立动物园合作的表演者,没想到这条路,也被堵上了。

住建部2010年和2012年两次出台禁止动物表演的文件,动物园协会副秘书长于泽英都有参与。她告诉红星新闻,不是动物园行业要“封杀”马戏,实在是在对待动物的理念上有太大的冲突。

她坦言,之前动物园受限于认识水平是存在某种意义的“原罪”的,“比如最早的动物园就是把动物从野外抓回城市让人们观赏,为了满足人们对动物的好奇而完全不管动物死活。”但她同时强调,动物园行业走到今天,也是不断自我否定,“向死而生”之后的结果。

“过去动物园可能更多地注重科普,对动物的介绍更多的是它的动作、生活有什么特性;而现在可能他的栖息地,与它相关的物种多样性,它的濒危程度,反而可能成了动物园最关注的问题。”

广州动物园办公室主任林杏容告诉红星新闻,收回的场馆未来将用作动物科普,未来展示更侧重展现动物的天性,比如猴子上树、老虎吃肉。“城市动物园受限于场地以及展示的需要,不能做到像野生动物园甚至国家公园这样散养,但我们也是最大限度的还原动物本来的生活状态。”

有人质疑,马戏退出动物园后,动物园的展示工作会不会丧失一些趣味性,小孩子会不会以后不再喜欢动物。于泽英说,确实非常惭愧,中国动物园在动物科普、动物展示方面确实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从生命的角度,动物和人一样是很的神奇的。”

在英国,他见到专门为小朋友开设的动物科普课堂,老师讲一只鹰的时候提到它的翅膀和身体的比例是多少,还提到人类根据这种比例设计了现代的客机;讲到蜘蛛时,提到蚊子在撞到蛛丝时,相当于一根棉线承受30个成年人的冲击力……“孩子们就在下面,两个眼睛瞪得溜圆。”

5.

李正丙是马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某种意义上,他是全国马戏艺人的代表,他上过中央电视台、出过国、编排过无数表演动作……

在他扬名立万的年代,他因能够同时驯8头老虎,能让狗熊骑摩托车走钢丝而成名。深圳野生动物园当年还搞过百兽大巡游……那是一个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年代。然而那个时代过去了。宿州埇桥马戏协会最近发出倡议,建议减少竞技类的表演项目,比如走钢丝、钻火圈等表演。

张永恒说,应当感谢动物保护组织,他们的出现,倒逼着马戏开始改革。但他同时强调,对于马戏不应该一棒子打死,“不然我们光我们协会下面注册的就有193家马戏团,各类动物近3万只,谁来养活他们。”

9月8日,广州动物园,通往动物行为展示馆的路被彻底封死。这一天,再没有一个观众,黄迎志的马戏正式停演了。但对于马戏的未来,他仍然充满信心,他说马戏本质上是反映人与动物亲密关系的一门艺术,这种关系存在,马戏就会存在。

不过,还是有人泼凉水,在动物园工作的高级畜牧师,黄志宏博士就说,人们应该改变像看待宠物一样去看待动物。“宠物只包括猫和狗,它们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对人的天生的亲近,也被称为伴侣动物,而其他野生动物,则不是这样,他们会有领地、界限的意识,这也是动物园为什么不断强调禁止投喂食物、禁止使用闪光灯这些的原因。”

“如果你爱他,请和他们保持距离。”黄志宏最后说。

相关文章

  • 动物 马戏 与马戏人

    都是和动物打交道,马戏表演者认为,自己驯养动物与动物园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是我们指着吃饭的家伙,我们甚至照顾的比动...

  • 完美谢慕

    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在马戏团表演马戏,他有许多动物小伙伴。 马戏团团长是个贩卖动物的,自从他被抓住,动物们获...

  • 远赴咸阳看马戏 2018-11-25

    远赴咸阳看马戏 马戏节目不咋地 儿子只为看动物 老爸只好看美女

  • 马戏团(Pink)

    一个马戏团有小猴,小猫,大象和两个小女孩。马戏团并不有名,于是马戏团的动物想要让马戏团出色,只有靠我们大家努力,才...

  • 灵玲马戏城一日游

    今天要去秋游啦!我们跟着老师和导游一起去灵玲马戏城看马戏表演。 我们在看马戏表演之前,先去看了动物,有...

  • 动物全是假的?马戏团打造虚拟视觉盛宴

    马戏团经常要求动物进行多种高难度表演,让不少重视动物权益人士为之诟病。最近,德国马戏团Circus Roncall...

  • 10月4日 星期日 晴

    动物园里除了有动物,还有马戏表演。听到广播,我们去到大马戏演艺中心。演艺中心从外面看有点像蒙古包,但是比蒙古...

  • 动物起义军

    你去过动物园吗?去过马戏团吗?里面的动物是怎么样的? 你如果看过动物园或者马戏团的宣传海报,上面的图案一定是动物们...

  • 马戏团新来的小山羊

    听说,马戏团里要来一只小山羊。而且这只山羊会走钢丝,这可是马戏团里以前没有的节目。马戏团的动物们议论纷纷。 小猴子...

  • 最后的马戏表演

    朝阳公园一角,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马戏团正在北京如火如荼的表演世界顶级无动物的马戏表演,而太阳马戏的兴盛,伴随的是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物 马戏 与马戏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w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