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即利己

作者: 我想光着脚丫在树上唱歌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20:32 被阅读0次

    今天看了一个老师以“青春迷茫和人生的意义与方向”为主题的课,感觉很有收获,就写写观后感吧

    1、学习与焦虑

    关于学习,他讲了一个案例。案例中一个特别优秀的女生,由于毕业后拿到的起薪低于她认为在学校里成绩不如她的,突然心态发生极大变化以至于崩溃的事。其实这个爆发是最后一根稻草,和她平时的思维有关。她学习成绩很好,但她并不会因此开心,因为她觉得这些好是必要的,不好反而不能原谅,有点严苛完美主义了。(这个我非常能理解,因为之前的我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也遭受了心魔的攻击)所以在得知,不如她的同学,明明她长的好,学习也好,毕业后也是第一个拿到不错的offer,但对方却在两个月后拿到了更好的offer,她心理极度不平衡以至于觉得以后生活都没有希望了(极端化思维)。

    老师针对这个事情聊了一下学习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了成绩与绩点(如果是上班族可以理解为工资与绩效),第二层次是兴趣与自我肯定(在工作中有热情有价值),第三层次是使命与升华(从工作中找到使命感,有更高层次的满足)。然后举了一个例子:失去双臂的男孩由此学会了用脚代偿,可以用脚写字、画画、开车甚至穿针引线。我们对于学习、工作焦虑,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盯着我们没有的,或者比我们厉害的,有完美主义的想法,而不是多看看自己拥有的。曾经有很多残疾人说:“我们从不看我们没有什么,而是看我们还有什么。要多看看自己拥有的,用自己拥有的去撬动自己没有的。

    针对科研学习或者自己个人工作也好,摒弃完美主义思维,要知道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先开始做,先完成,再完美。

    2、爱与情

    “恒河猴”实验。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猴子需要亲密和温暖的关系,人也不例外。人与生俱来就有对亲密感和亲密关系的需要,我们生下来就喜欢温暖,喜欢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人的本能,爱也是人的本能。

    从依恋理论出发,人的成长中心是人与人间亲密的情感连接,人与生俱来就会寻求这种关系。如果剥夺了这种关系,一个人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一个人经历挫败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

    依恋关系是人的安全感和基本信任的基础,健康的、支持性的、温暖的关系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我们应对心理压力、胜任工作的基础。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里说,爱情有三个元素: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就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是什么?爱情并不止是获得,获得一个外表很好的女/男朋友?获得金钱?获得身体和性的满足?当你付出对别人的爱的时候,你同样可以体会到爱情的美好。爱是付出,不是获得,付出就是获得。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连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除了爱情,亲子关系,友情也对我们至关重要。朋友是人之间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如何赢得朋友呢?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学会共情、互惠。利他即利己,精致利己主义者是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的。

    千手千言,千手观音的智慧是什么?当你伸出1000只手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有1000只手伸出来帮助你。人生的智慧是善行终有善报,付出终会有收获。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以质疑的精神去做学习,做创造,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去信任对方,心怀坦荡,真诚工作,真诚与人交往,自然会有很多朋友。

    3、意义

    何为良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他即利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bh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