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节语文课的反思

一节语文课的反思

作者: 东涂西写晁大愚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22:47 被阅读0次

    一节语文课的反思

    晁若愚

    学院院长说说要听我的一节语文课。我准备好了,但领导们并没有来听。倒是有一些老师来听了。听后我问同为语文老师的一位,有什么意见建议,这位老师也只是客气地说挺好。

    院长说,让我再备一节语文课,人事处教务处要听。我也喜欢上课,那就再备一节课。第二天上午的课,通知的时候已经下午快要下班了。时间有限,我坐在回家的车上,大概设想了授课内容和方式。

    第二天上课,来了几位领导,很多并不认识,只认识一个院长。等学生基本到齐,院长下命令,老师你开始上课吧。我喊了一声上课,学生起立问好。

    我讲的是李白的《将进酒》。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个石雕,这是我制作的关于李白的石雕摆件,一个是寿山芙蓉石雕刻的李白像,一个是老挝石雕刻的《将进酒》。我简单介绍了石雕,然后给学生,让他们传看一下。主要是通过这个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开始讲述李白的生平,重点突出李白狂傲不羁蔑视权贵的高贵的人格,以及他的诗歌魅力。

    我的讲课有些随性,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以至于听课老师觉得有点乱。这一点我承认,可能以后注意一下会更好。

    首先我讲到了安史之乱,讲到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的分界线。盛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顶峰。盛唐的中国是当时世界的头等强国,就像现在的美国。我们现在讲复兴,其实中国之前确实强大过,那就是李白生活的时代。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但就是这么个时代,李白这样的人才还是得不到重用,盛唐很快衰落了。

    我又讲到电影《妖猫传》对于盛唐的艺术想象,讲述了电影对于李白形象的再现。同时讲解了李白的那首著名的诗歌,云想衣裳花想容。我指着教室前面电视机说,要是电视机可以使用,我们可以把这一段电影播放出来,更加直观。总之,我的这些教学内容设计的背后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知道,我面对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我赞同思想家李泽厚说的,好老师就是把学科魅力展现给学生。所以我撇开了程式化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有趣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讲的很投入,我也感到学生听的很投入。一些学生眼睛一直看着我。

    我也担心听课领导会觉得花这么多时间讲作者生平是不是多余,我说,只有深入了解了作者生平,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也很喜欢李白,觉得李白的人格值得深入分析深入学习,希望通过这种详细的讲述来影响学生建立高贵独立的人格。

    我接着讲李白生于新疆境外一带,青少年时期成长于四川江油。当时蜀中道教文化盛行,就是直到现在,那里还有很多道观。道教追求修道成仙,李白受其影响,诗歌中有很多求仙出世思想,显得超凡脱俗。

    成年后,李白开始游历天下,他来到长安,希望求得功名。那时候的读书人往往收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自然也想像周公诸葛亮那样帮助君王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那时候的读书人写诗并不会想自己要成为诗人文学家,写诗只是他们的一种自我表达,甚至失意时的牢骚。李白是因为没能成为政治家而成为了诗人的。当然,这与当时的太平盛世的环境有关,也与自身桀骜不驯的诗人气质有关。

    当时要做官,有两种途径,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隐居山林混出名气。李白这样有个性的人选择了后者。他的诗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当时的宰相认为他是谪仙人,就是从天上贬到凡间的仙人。他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被召进宫中。可是皇帝只是把他当做一个类似御用文人的宠臣对待,并不真的让他治理朝政。实际的权利在杨国忠之流的手中。他这种高傲的人自然不舒服。势必惹得一些权贵对他不满,包括高力士这样的人。于是这些人在皇帝面前说了李白的坏话,皇帝可能也不怎么喜欢他了于是便赐金放还了。给了点钱,又让李白回到山林里去了。你不是喜欢隐居吗?

    李白的很多诗歌,尤其是那些杰出的诗歌,都是失意愤懑牢骚之作。他也确实有才华,确实怀才不遇。这成为后世那些怀才不遇的失意的读书人的心灵慰藉。当他们失意潦倒,遭到浅薄庸俗之徒嘲笑时,他们就想起李白,他们就纵酒放歌。

    杨国忠的下场不好。皇帝李隆基的下场也不好,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只能早早地宣布退位。

    李白直到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史书上说是病死的。有一种传说,李白是喝醉酒捉月而死。我觉得这个传说太富有诗意太符合我们诗仙的称谓。所以,如果要拍一个关于李白的电影,我强烈建议李白应该是回想自己的一生,很郁闷,又一次借酒浇愁,最后喝醉了,看见月亮掉入水中,就像自己一样,于是跳下去捞月亮,然后一去不复返,只有静静的水面和月亮的倒影。连漂浮的尸体也不要有,太难看了。我们的诗仙一定是升仙了。他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我们的诗仙不应该和普通凡人一样死了。

    李白的诗歌语言是自然的奔放的,他不故弄玄虚不雕琢词句,有时候感觉就像说话一样脱口而出,但却真切感人。比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他的诗是天才之诗,一般人学不来。要学,首先要学诗人高贵的人格。

    我还讲到了唐诗与宋诗的不同。

    如此等等。

    我想,老师应该讲出自己对于作者诗歌内容的真切的理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我讲的很投入,学生听的也比较投入。我觉得这节课基本成功了。

    当然,课后,领导指出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乱,条理不清楚,这些我是赞同的。至于说拿一节课讲作者生平,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可以。我也可以按照正规的或者传统的程序来讲,但我觉得可能难以吸引学生。我也知道,展示课往往带有表演性,和平时真实上课是不一样的。但我就是不喜欢那样表演,觉得太假,没必要。

    也有领导可能觉得这样讲下去,一本书什么时候能够讲完。我觉得,我们这种职业学校,语文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目的达到了,是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课并不重要。我也听学生说了,一学期讲一课本,讲不完,老师是挑着讲的。甚至于,可以从课外来选择教学内容。比如美国高中的语文课,根本没有教材,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整本书!如果按照中国传统那些条条框框,教育创新永远谈不上,学生永远是厌学的。

    我下课后问了学生的感受,学生普遍说讲的好,还有一个学生为我鼓掌。有一个学生说,我的声音有点小。

    我想,要评价一个老师的课,当然要听专家的意见。也要听学生的感受。如果这个专家是一个观念陈腐的所谓专家,那么专家的意见也不用听了。

    自评一下,我的这节课,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条理不足,板书较乱。优点可能是丰富有趣,激情投入,能够吸引学生。至于没有按照常规程序讲完一节课,大量篇幅再讲作者生平,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应该。因为我厌恶表演课,我认为好老师就是把学科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学生都不喜欢听,谈其他的都是扯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节语文课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c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