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听课(16)听张学伟老师《北京的春节》

2023听课(16)听张学伟老师《北京的春节》

作者: 相信未来_3257 | 来源:发表于2023-01-24 21:30 被阅读0次

《北京的春节》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课的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文要素是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张老师这节课简约而不简单,课堂氛围是轻松而愉悦的,看似与学生在闲谈,其实把课文读透了,还教给了学习的方法。

张老师先出示了王安石的《元日》,引导学生读出诗中藏着的诗人、习俗和情感;接着又出示了张老师自创的打油诗,这首打油诗里隐藏着《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习俗,为后文学习课文做了铺垫。用张老师的话来说,这是这节课的第一个部分——营造情绪。

第二个环节就是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张老师出示本课的词语,引导学生读词语,再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梳理,这是在铺垫情绪。

第三个环节是读说训练。张老师告诉学生,学习这一课最主要的就是“读”和“说”两个方法。张老师先以第一自然段为示范,自己读了一遍,再围绕“全”和“熬”这两个字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再融入文本,展开合理想象,思维能力获得了提升。

第四个环节是品味特色语言。老舍是北京人,这篇课文有浓郁的北京特色语言,尤其是儿化音儿。张老师巧妙地读,又将儿化儿“小而可爱”的特点融入期间,无形中造成了课后习题的讲解。同时再链接课后《除夕》片段,引导学生将其与《北京的春节》进行对比阅读,这也是思维方式的训练。

最后一个环节是读写结合,请学生仿写一段关于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含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的话。要求像老舍的文字一样,有人、有情、有语言特色。

透过这样的梳理,我才发现,张老师的设计真的特别巧妙,围绕着语用,一步一步地抽丝剥茧,将《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写作密码巧妙融入期间。这个单元的习作就是写家乡的习俗,有了仿写的过程,也就为习作降低了难度,学生学起来真的是特别轻松。

相关文章

  • 2023听课(16)听张学伟老师《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课的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文要素是抓住重点,...

  • 2023听课(7)听张学伟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

    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张学伟老师的课,而透过这一课,我就被张老师圈粉,张老师真是太了不起了。这节课是一节感人肺腑的大课,...

  • 听张学伟老师讲古诗

    “和美课堂”第十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第二节课是张学伟老师的古诗教学《问刘十九》。 张老师在上...

  • 示范 引领——赏析张学伟《北京的春节》

    学生的天性就是爱模仿,教师在学生眼中尤其在小学生眼中是神圣的伟大的。自然也是最易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

  • 【菊言菊语】古诗学习中的七个话题

    今天在“名师课堂”上,听张学伟老师一节课。现把听课记录整理如下: 这节课共有七个话题: 1.字音问题 2....

  • “U”行了吗?

    “U”行了吗? 靳伟老师谈学习的新特征 ——听张小永老师访谈靳伟老师:学“U”以“U”行 9月19号晚上吴国珍老师...

  • 以灸入道

    52期学生张娟(北京)学习总结: 感恩范老师。这次来听课的目的是听范老师讲道 ,灸。感恩时机相应,老师开课时便说,...

  • 张学伟老师的绝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谈 转轴拔弦三两声 上课伊始,先读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孩子...

  • 【菊然一得】听名师讲诗歌

    今早在网络上听了张学伟老师的一节展示课“乡愁组诗”。说起张学伟老师,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亲切,因为他是洛阳人,...

  • 听课有感

    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这是昨天听张学伟老师讲课的最深感受!张老师讲了两节课,分别是《搭石》、《采薇》。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听课(16)听张学伟老师《北京的春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kd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