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静静写读书笔记和永澄老师共读《思考,快与慢》
2017.7.1《思考,快与慢》Day 7<系统1,系统2>检视

2017.7.1《思考,快与慢》Day 7<系统1,系统2>检视

作者: Luella_Lin | 来源:发表于2017-07-04 08:18 被阅读0次

时间:2017.7.1  5:55-7:2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检视阅读

这次老大吧啦吧啦了快一个半小时,对第一部分进行了检视阅读以及加餐,我想了自己作业的形式,几乎没有直接摘抄共读内容的笔记,因为笔记是记录,我更希望自己会思考(因为太欠缺),笔记用链接形式放在作业里,而内容以自己思考或者收获呈现,尽管不深入,都是浅思考,但是也要去做,从易开始,联系自己,投入实践,自己坚持每次共读后输出一篇简书,四个月后给自己一个奖励~

请参考笔记:快思慢想共读笔记 Day 7 By 光墓    (感谢小伙伴的笔记)

【共读收获】

一、构建知识体系

来,尝试跟我闭上眼睛(别睡着),开始想象,你的工作大脑,分支出系统1和系统2,再从系统1、2上面长出小树枝:特点、关联、经常使用的领域,慢慢展开形成巨大的网络,在网络的末端出现一下内容:家人对事情随意做出决策、老板是否做这个项目时做出的决策等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想完什么感觉呢,我被带着想完是兴奋的,因为感觉到了框架、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捷径的力量,这才是底层知识,这才是边际成本递减并且有巨大复利的事情,还没做我已经开始兴奋!而且这不只是用来解读《快思慢想》这本书,这同时也可迁移运用到其他学习当中去,对知识进行组块梳理内化,从而真正去指导实践,这才是我学习的期待,老大直击我内心!

大脑知识网络

【怎么做】

1. 体系搭建:和老大一起在分析阅读的时候构建这张大网络,真正让理论来联系实际指导生活,所学有所用,所用有所成,所成有所长;

2. 知识迁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同样抓知识点框架,根据知识框架在末端引出自己在实际中所需运用到的案例,做到内化,可随时调取。

二、注意力分配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2是可以通过控制注意力记忆力的一般自主运行功能的方法改变系统1运作方式的,“注意力要集中” 如果分散有限注意力,还可以接受,如果透支注意力,过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结果就会失败,也是为什么同时进行几项活动很难。有时候因为想节省时间,我在洗衣服的时候听课,在吃饭的时候看文,在洗澡的时候听课,在做一项任务的时候同时关注另一项任务,沾沾自喜,觉得省时,但是这个需要把握住有限注意力分配的限度,重点还是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主要做的事情上面,否则容易出现洗衣服太吵听不清,擦擦手把音频从头听,来回N次,反而更浪费时间,容易出现吃饭本该enjoy的事情,却长期吃饭时间看文而觉得我活着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的缺乏乐趣的生活,容易出现洗澡的时候洗发水沐浴露用反等等。(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生活例子)

【怎么做】

1. 一次只做一件事:在做复杂任务的时候,一次只做一件事,专注,把注意力全分配给复杂任务;比如工作时候只在固定时间查看微信消息,做作业时候用番茄钟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2. 重点分配注意力:在做简单任务的时候,把注意力重点分配在做的事情上,有余力可适当分配点到其他事情上,比如洗澡洗衣服听歌,劳逸结合,比如吃饭的时候enjoy,带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寻回乐趣。

focus

三、不要“坚持”

是不是很奇怪,坚持怎么会不好呢,从小被教育,你要坚持下去才会有成果,坚持到大学就轻松啦吧啦吧啦~可是坚持二字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痛苦呢?是不是听了就不想去开始了呢?坚持是需要调用意志力的,这是状态,容易放弃的状态。那么不要说“坚持”,我要怎么办呢?怎么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呢?

【怎么做】

1. 摒弃概念:摒弃“坚持”“努力”等这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辛苦的概念;

2. 赋予意义: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并想尽一切办法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意义!

(1). 如果我没有这项技能,那现在有什么事儿我根本做不了?根本没有机会?

(2). 进而,在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怎样的机会?

(3). 如果我最终竟然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跟哪些人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有多么凄惨?

3. 和同频人一起玩: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没办法一对一交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社交,从来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见面,特别重要!

相关文章

  • 2017.7.1《思考,快与慢》Day 7<系统1,系统2>检视

    时间:2017.7.1 5:55-7:2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检视...

  • 思维导图——《系统1与系统2》

    《思考快与慢》中系统1与系统2的认知

  • 浅看《思考,快与慢》

    思考的快与慢,其实是“快”的思考和“慢”的思考,简称“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更类似于直觉,偏向感性,系统2则是经过...

  • 思考,快与慢

    【悦紫嫣】20180506《思考,快与慢》学而思 1.大脑存在两个思维系统,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当...

  • 《思考,快与慢》

    作者对快思考,与慢思考的区别研究,用两个因素来描述人的思维活动,系统1和系统2分别产生快思考与慢思考。系统1要比我...

  • 【三知论018.班长】

    2018年9月27日 1.《思考,快与慢》,系统1是快反应,系统2是慢思考。和《快思慢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

  •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跟随书友一起打卡。 人的大脑中的两个系统: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 系...

  • 我们的行为由什么决定?

    在丹尼尔 卡尔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我们的思考包括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产生快思考,通常包括...

  • 没有适不适合只有自己愿不愿意。

    今日阅读《思考,快与慢》第10第11章。 第10章讲了系统1(快思考)不善于质疑。系统2(慢思考)能够提出质疑。 ...

  •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告诉我们,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快思考,是依靠直觉、无意识的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7.1《思考,快与慢》Day 7<系统1,系统2>检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lt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