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2.对阅读者有所贡献
3.文章不能仅仅靠“写”
4.不断获取文章素材的“天线信息搜集法”
5.可视化处理能增强“天线的灵敏度”
6.文章都源自“疑问”
7.做笔记能帮助“写不出东西的你”
8.动笔写作之前,先试着口头表达
9.“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两种信息类型
作者这本书的两个重点再重复一下:打开天线和为读者做贡献。他认为好文章应该是“能达成目标的文章”,而能达成目标的文章一定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作为写作者应该在意的只有“如何才能对阅读者有所贡献”这一件事。
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简书写作的目标,以往确实在意的是“日更”挑战、“简书钻”,偶尔是思想输出和宣泄情绪,站在自己的角度记录生活,包括“如何得到他人的好评”,看着作者用“歪门邪道”来说这些想法,忍不住笑起来。确实如他所说,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是“只考虑自己”导致的,都是写给自己看或者自我感动、自嗨的文字。
明确了“为读者做贡献”这一目标,打开天线搜集信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谓的打开天线,就是树立“留意关键信息的意识。”从乍一看毫无关系的事情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打开“天线”的真正意义。
我刚学会开车的时候用朋友的polo试驾,熟练后买了一辆MINI,拥有MINI后总会在马路上看到各种款式的MINI,不是刻意的,阅读完本章内容明白了那是因为自己打开了内心关于“MINI”车的天线,真的如作者所说,这就是“天线”带来的效果:拥有留意身边事的“意识”,改变人的行为。
可视化处理能增强“天线的灵敏度”,每个人都有自己搜集信息的方法,但作者提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头脑中模糊不清的内容变得清晰可见,相信这张图对每一位简友都能提供帮助。
美发店的店长要写文章,按照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有了8类内容;8类内容每一个又能再细分出8个子类目,这64个类目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分到第三步我们就可以拥有512个文章素材。苦于无内容可写的人,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能从中体会到内心状态的变化,这就是“打开天线”这一方法最有价值之处。
文章都源自“疑问”,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留心观察生活中那些我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捕捉到的信息量越多,写文章就更加轻松。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做笔记可以让我们加深记忆,我们追剧的时候常常被一些情节或对白感动,但当时不写成文字,记下的只是模糊的感动的情绪记忆,而不是能被认知和分享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不断“梳理--理解”,能强化所写内容的专业性,试试看!
世界上的信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除自身以外的所有信息,即外部信息;一是存在于自己内心的信息,即内部信息。比如文章最前面的目录就是我阅读本书直接引用的文字,就是外部信息,我在写作过程中和作者契合的思想和方法就是内部信息。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看看简书的文章,真是有很多文章充斥着完全主观的内容,多是作者只从自己的角度写的让“自我满足”的文字。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网友评论